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东失陷(第1/2页)  穿越上下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应元接到李士元的信后,第一反应是不信。

    他赵应元不过是大顺军一个小小的将领,当年在大顺军里似他这样的人有数百个。

    如今大顺军兵败,山东一片兵败如山倒,特别是大明番王济王降清后,更是哀声不绝。

    他赵应元可是最后的抵抗者了。

    前两日清军绿营基本上是天天攻城,但一次又一次的被赵应元拦下,清军仿佛有些不耐烦,于是便有了李士元入城做说客这么一举。

    说起来也有趣,赵应元c李士元在历史上皆是小人物,但同名同姓之人却皆是明朝官吏。

    清军数日的攻城,赵应元也有点儿慌了,他已经有了降清的想法,因此同意了李士元的请求,他们将在今晚于城楼相宴。

    与赵应元赴宴的不是李士元,而是和托与李率泰二人。

    李率泰为李永芳次子,和托为满洲军官,他们二人前来乃是诚意满满,赵应元信了。

    夜晚,北门城楼上酒乐大张。

    和托与李率泰等人带着一百名真满洲,前来赴宴,而城上赵应元足有一千余人,随时可支援城楼,赵应元根本不怕清军耍诈。

    诸多清军将领能来其掌握的城楼赴宴,赵应元彻底打消了心中的一切疑虑,众人在宴席间推杯换盏,一片和气。

    张鑫已经悄悄离去,他不可能降清,但劝不回已经有了降清心思的赵应元,只能独自整理军队,准备撤出青州城。

    正当张鑫整顿军队之时,只听闻“轰隆”一声,瞬间让他愣住了。

    城楼上,赵应元与和托等清军将领推杯换盏,正相谈甚欢,突然听见枪炮之声,清军顺势发乱,抽刀便砍,赵应元瞬间便被同桌的和托砍城重伤。

    那一百多名清军,皆是镶黄精锐,而赵应元觉得信心满满,并没安排多少人马赴宴,大队的兵马都在城楼之外护卫。

    就在那一瞬间,赴宴的赵应元部将死伤惨重,楼外的大队兵马似乎觉察到什么声音,正欲上楼,却被北门守将拦住。

    “伪明以灭,大清当兴!”

    北门守将骤然发难,瞬间将青州明军打的手忙脚乱。

    赵应元手臂被砍断,但也是化神境修为在身,当即后退数步,望着不断涌上来以及已经被打开了的城门,悲壮道:“赵某悔不当初啊!今死,名节亦不保也!”

    羞愧难当,赵应元只得一头跃下城墙,坠城而亡。

    明军将领被满清一锅端,明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就在这时,张鑫挺身而出,集结部队南逃了。

    早有准备的张鑫带着近七千兵马逃出青州后,有些迷茫。

    今日之后,山东虽然还有数地仍在抵抗,但山东已经归属满清了。

    但张鑫自认为精通历史,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

    这段历史被称为青州之变,又称青州事变,是南明弘光帝时期在山东青州一代的反清事变。

    这件事儿在历史长河里被埋藏,零落的历史张鑫也无从得知。

    “甲申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清军诈青州,杀赵应元c杨王休,有将张鑫冲城门,携残军七千余人南下。”

    南京中,萧璟听着锦衣卫的报告,叹了口气,又看了看满清的诏书,开始一字一句的念着:“尔南方诸臣当明国崇祯皇帝遭流贼之难,陵阙焚毁,国破家亡,不遣一兵,不发一矢,如鼠藏穴,其罪一

    及我兵进剿,流贼西奔,尔南方尚未知京师确信,又无遗诏,擅立唐王,其罪二

    流贼为尔大仇,不思征讨,而诸将又各自拥众扰害良民,自生反侧,以启兵端,其罪三。

    惟此三罪,天下所共愤,王法所不赦。用是恭承天命,爰整六师,问罪征讨。凡各处文武官员率先以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