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文字?我看不懂。”
“此乃上古虫文,乃是天地之间第一种文字,天然生成,现于天柱山顶仙路石碑之上,原本有数万言,内含天地大道,玄妙无穷。奈何原文而今已殁,已不可考,唯有天下五国国都之内存有只言片语。后人略微推敲其意,借其形制,记载五国大事。”闻清羽沉声说到:“文以载道,文字才是根本,文字丢失,道不全矣。”
韩畚点点头,闻清羽所说他有些感悟,如果不是自己能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学的文字,而今也不会有机会在这藏书阁之内听道。文字,是世间大道传承的载体,实在是非同小可。
凝神看去,韩畚默默的记忆这些文字的图像,心中慢慢临摹。一边闻清羽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他解释其中含义,虽然闻清羽是个瞎子,却仿佛能看见空中漂浮的虫文,一一解读,毫无误差。渐渐的,文字连成一片,其中蕴含的义理开始在韩畚心中生根发芽。
待的闻清羽讲完一篇虫文,手一挥,虫文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篇现今文字,闻清羽手抚玉册,开始婉婉道来。
大元立国以来,百族林立,各掌一地,而皇族统帅中央,立国都于祖山之下。万民休养生息,人间逐渐繁荣。
奈何人心不足,百族之中,有几只大族觊觎皇位,于大元开国百年之后,举兵反叛。一时间战乱再起,生灵涂炭。大元皇族费无穷心力,合纵连横,笼络各个小族,征战数十年,方才再次平定天下。
大元第三任皇帝即位之后,下旨剥夺各族实权,各族从其领地开始搬迁,互相杂居,渐渐的融合为一体。族有大小,名排先后,虽然百族相融,但是姓氏却保留了下来,即成世家。
天道有变,大元立国万年之后,天降邪魔,祸乱人间,武帝统合大军,与邪魔相争,各大姓其中佼佼者,立功无数。故而邪魔之乱平定之后,武帝再建朝廷,各大家族按功绩,封赏官爵,参与朝政。自此埋下世家隐患。
闻清羽轻轻合上书卷,叹气一声说到:“世家把政,由来已久,大元幅员辽阔,生民无数,仅靠皇帝一人,又怎么管的过来,不外乎依靠世家罢了。”
韩畚听的入神,不由得说到:“可是如果朝堂之上全是世家的人,那么这个天下还是皇帝的吗?”
闻清羽笑了,说到:“不错,若是任由世家胡闹,大元恐怕早已天翻地覆。我大元曾有一位皇帝,高瞻远瞩,广开科举,从民间选才,赐予官职,这无数年来,也渐渐成了气候,世家气焰,减少不少啊。”
韩畚若有所悟,说到:“原来还有这种事情,可是什么是科举?”
闻清羽顿了顿说到:“你曾在王宁山所开书院之中偷学,是否?”
韩畚脸一红,回到:“是。”
“书院就是科举的根基,天下黎民,但凡能求学者,皆可去书院学习。学有所成,可参加恩科,若有成绩,可面君再试,得获官职。这既是科举。”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初书院之中,各家官老爷都要送自己家的孩子进去读书。”韩畚有些纠结的说到:“可是,像我这样的穷人家,就没办法进书院啊。这个科举,还不是给各位官老爷们做的嘛。”
闻清羽一滞,默然不语,韩畚一语见的,科举制度至今无数年,早已变质,多被世家官宦把持,平凡人家想要求学,也是难的。
韩畚摇摇头,说到:“说好为天下百姓,然而不过如此。”
闻清羽沉思半晌,继续说到:“不错,凡事没有万全。不过,虽然科举之路难走,但是我仙机宗选良才从不看出身,虽然入了仙机宗,在朝堂之上未必有位置,但是也能为天下造福。”
韩畚想了一想,觉得闻清羽这番话说的没有道理,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能低头继续择菜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