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锦园修千秋(三)(第1/3页)  长卿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事还有不小的变数。”见顾卿之一头雾水,卓珩接着说,“这个卢祥,也不是个普通的混子,他爹叫卢亭,原本是父皇的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此言一出,顾卿之倒是大为吃惊,但转而又说道,“天子犯法且与庶民同罪,何况一个御前侍卫的儿子?”

    “你当他是普通的侍卫?”卓珩起身,走到池边,接着说,“二十多年前,皇朝初定,前朝余余下的一些苟延残喘之辈妄图东山再起。他们勾结北方的安阗,设下诡计,引父皇落入圈套。那次真的是九死一生,多亏这个卢亭,出生入死寸步不离,几次三番的救父皇于水火之中。”

    “按理说,此人立了大功,该平步青云,怎么从没听过?”顾卿之问道。

    “何止立了大功!父皇命悬一线之时,正是这个卢亭,换上了父皇的龙袍,假装父皇,引开安阗大军的追杀,才使父皇脱离险境。”见顾卿之瞠目结舌,卓珩又道,“可惜他被安阗王抓住之后,也难逃一死,父皇为了报恩,便赏赐了他的妻儿几世都求不来的荣华富贵。当然,此事是父皇毕生之耻,所以甚少有人提起,你没听过也是平常!”

    顾卿之恍然大悟,说道:“你说这个卢祥是兴州的泼皮混混,可见极为不争气。纵然他爹爹功劳盖世,也抵不了他的罪行!难不成,他也与东宫沾亲?”

    “正是因为他与东宫毫无瓜葛,此事才变得颇有意思!”卓珩轻笑,又喝了口清茶,接着说,“于东宫而言,卢祥自然是最好的替罪羊,可对卢祥自己来说,他死活不肯认罪,整日在兴州大牢里,胡言乱语,一会儿说自己含冤被害,一会儿说父皇忘恩负义,一刻都不得消停!”

    “其实这事儿也好办。只要东宫买通一些人,在兴州大牢将卢祥解决了,再上报朝廷,说他畏罪自杀,此事或能就此掩住。”顾卿之说道。

    “这么容易的法子,东宫岂会想不到!可惜啊,东宫今年怕是流年不利!”卓珩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暗中使绊子了?”顾卿之问道。

    “何须我出手!”卓珩得意洋洋,接着说,“这场大火可不止烧光了满署的丝绸织品,还烧死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谁?”

    “织造署主事薛景天,兴州刺史薛聪的独子。”

    “兴州刺史?”顾卿之惊讶地站起身来,说道,“案件就发生在兴州,卢祥也被关在兴州大牢,偏偏死的又是兴州刺史的儿子。卢祥既然不肯认罪,薛聪必然要细查下去的。”

    “所以说东宫这会子真是时运不济!你道这薛聪就是个普通的州府刺史?当年他若肯留在军中,不说骠骑将军c车骑将军,至少现在也是个上将军了!”

    “军功如此之大,皇上怎么舍得就让他当个州府刺史?”顾卿之问道。

    “父皇登基之前,曾与薛聪并肩作战,同袍之情非旁人能比。待大业已成,他却能不为权势所缚,功成身退,只捡了个刺史当当,这份心胸和气魄,不得不让人钦佩!”卓珩赞道。

    “薛聪虽官职不高,但和皇上的情分摆在那儿。这次伤的是他独子的性命,卢祥又死活不肯认罪,他岂会善罢甘休!”顾卿之明白了前因后果,又道,“邵治这回给东宫惹了不小的祸,不知道皇上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所以父皇让我明日便启程去兴州,查一查事实的真相。”卓珩回道。

    “你?皇上怎么会派你去?”

    “没什么好奇怪的,派亲王去,才能显得出父皇对此事的重视。既然扯上了东宫,老四自然要避嫌,三哥这几日又染病,不宜远行,老五才学疏浅,父皇只好把这苦差事交给我了。”卓珩解释。

    “此事甚是棘手,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一旦权衡不当,怕会惹祸上身!”顾卿之眉头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