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3(第1/4页)  明天还下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

    吴毕甫副市长一百一十平方米的房间并没有因为文瑞祥五万元的充斥其间会变得狭小拥挤。当着文瑞祥的面验明了五万元的正身,并知道箱子的密码后,吴毕甫斜着身子躺在温暖c安逸且充满惬意的沙发上。心里不住地翻腾着因做官而掘到的人生的第一桶金的得意。老天有眼,山神爷显灵。人有三年运,神鬼不敢问。多少年了,对于恩人的情意其实更多地是在口头和自己的努力工作上的报答。今年准备给快要离休的老人家报以贵重的谢意——送一幅文东市曾在明朝做过内阁大学士c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胡宗绍的名作《文东山水图》。因为画价太高,事已谈妥,就差钱的时候,这五万元真是雪中送炭,干渴逢甘霖,来得及时,刚刚好!

    吴毕甫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加之在大学里学得是生物学,他知道所谓的神灵都是庸人的自我欺骗。肉腐入土,最多只能增加一点地力,绝不会生长出人们祈愿的保佑来。就因为这方面地深刻认识,村子里人觉得他清高c不合群。村子南头的山神庙他一直没有亲自去祭拜过。村上的老人曾不止一次在他父亲跟前数叨过这样的情况。去年春节,在老父亲的多次督促后,吴毕甫总算勇敢地迈出了人生拜神的第一步。三个头磕过,焚香c点纸c奠茶c酹酒,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虔诚认真。之后又郑重地在一本破旧的厚厚的不知用过了多少年折折皱皱的红纸做得功德簿上写下了——吴毕甫。并把五十元亲手投到了功德箱里。事先准备好的给高级干部特供的牡丹牌香烟给在场的每人一支。吴毕甫似乎有点害羞,老觉得浑身不自在。可没过一两分钟的刘家爸c李家爷,狗蛋c泡娃叫过后,已完全是这个集体里的一员。是自己疏远了他们,其实村子里的人并没有把他当外人看。每个人大声说话,谈笑风生,高声叫嚷。一股感动掠过心头,眼眶里涌动的热泪差一点溢出来。谢过了老庙官的邀请入座,在众乡亲送别的眼神里,他一个人走向了回家的路。茫然里,抬头看见了庙东墙根小时候曾经爬上去的那棵村里最高的香椿树。这时的香椿树,叶子全脱落的树冠上只有一个乌鸦窝孤零零地矗立在最高处,承受着冬日里寒风的肆虐和雪的覆盖。眼泪在眼眶中激荡,流在面颊上。真切地奢侈地享受着平生第一份来自内心地感动。

    父亲的本意是让儿子融入家乡c融入土地,亲近曾经他的还有儿子的伙伴们,走进村里的人们正月里聚集的地方,做一个普通人,让儿子记住他永远是吴坪村的人——就这么简单。

    一段美好的记忆并没有冲淡吴毕甫的自制力。他是一位的高级干部,是一个有血性的七尺男儿,有他的理想和目标在驱使着继续往前走。他并不慌忙地缓慢地从沙发上坐起,抓起了电话。怎么,又犹豫c反复起来?是要好好地整理整理一下思路,怎么打这个电话——尽管是自己值得信赖的人。

    “喂,明国吗?我是毕甫,最近忙啥着呢。”电话那头传来的应答无非是一些对吴毕甫恭维的客套话。“我们上次在文东市谈的事,现在怎么样了。”吴毕甫说出了打电话的真正意图。

    “东西还在老李的手上。就是最近买家多,画价看涨啊。我担心老兄再犹豫,恐怕会误事。”明国有点着急地说。

    “明天你再亲自跑一趟,价格上我们可以适当的加一点。无论如何,东西不能旁落他人。”吴毕甫在关键的价格上作了表态。

    “我冒昧的问一句,你最高能涨多少,最低能涨多少。我好跟人家谈。”明国追问了一句。

    “在原先的价格上,最多加一千,最低加五百,你看咋样?”吴毕甫满有底气地说出了他的底线。

    “有你这句话,事情不离十。我明天一早就去。这么算下来,最高要九千,最低也得八千五啊。”

    “只有这样了,事情千万不敢耽误。明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