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危言耸听(第1/2页)  女宣抚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合力使劲往那火折上一吹,红红的火光冒了出来。很快地便把香点燃了。常恒把小号爆竹串拿在手中,长长的手臂伸出去,等着常久去点。

    丫头们围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双手伸着,随时准备捂耳朵。

    常久把燃着的香火伸向捻子,笑问道,“堂哥,你这样是不是也不太安全,要不放在地上,我再引燃”

    “我没事。但是你可不敢这样干。点火吧。”

    常久的香火送到捻子旁,不抖不颤,一点就着。丫头们尖声欢笑着,再度把耳朵捂了起来。

    随着火花四溅,一阵连绵不断的“噼里啪啦”声响了起来,常久的笑声随之响起来,笑容熠熠生辉。

    李临淮带着一身风雪进了门。白孝德正在他府上与几个同僚在一起喝酒。这几个同僚都是以前李临淮各处守边时,跟随过李临淮,给李临淮做过偏将或者副将的。彼此共过事,比较投机。

    李临淮各处转战,后离开边地,返回长安,他们便没有再相见了,这次年末回长安述职,述职完毕,正赶上过年,反正他们在长安城都没安家,此时也无处可去,往酒楼里去时,路遇白孝德,便被白孝德领着,全聚到李临淮府上来了,一起喝酒热闹。

    诸将围坐在一起,正吆五喝六,高声谈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见李临淮一身风雪进了门,放下酒肉,俱各起身,笑着见礼,“将军,您可是回来了。”

    李临淮一见,脸上马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朗声笑道,“哟,好稀罕从章、廷玉、公亮都来了。好难得,怎么凑到一块儿的都回来述职了坐,坐,都坐。”

    李临淮将披风解下,早有仆人从旁接过,出门抖雪去了,这里李临淮净了手,与众一同入座。开怀畅谈笑饮。

    白孝德夸嘴说,“怎么样,我就说将军见到你们,指定高兴,我没有说错吧。我有日子没见将军这么开心过了。”

    廷玉闻言,放下刚刚举起的酒杯,关切地看向李临淮,问道,“哦将军可是遇上什么难决之事了。”

    安从章、杨公亮也随之放下酒杯,看向李临淮。

    李临淮笑道,“啥事没有。孝德你们也知道。就爱咋咋乎乎,危言耸听,我有什么不开心的我很好。来来,难得一聚,闲言少叙,举杯喝酒,一醉方休。”

    众皆一起举杯,一饮而尽。连喝几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话又渐渐多了起来。各自说些别后的事,又说了些此次回长安后的见闻。少不得也论些朝廷里的事。

    说着说着,便都论到陈王身上。

    安从章说,“将军,风闻这位陈王与那宇文右丞,过从甚密,怀有不轨之心,不知真假”

    李临淮举了举杯,淡淡道,“咱们私下相聚,最好不要说这些事,免得引火烧身。捕风捉影之事,不谈也罢。”

    “将军,想不到你如今也这么谨慎了。”杨公亮哈哈笑着,“咱们这里说,这里了,谁也不会出去乱说的。”

    李临淮笑道,“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无大错。连诸葛那样足智多谋,深得倚重的智者高人都要谨慎。咱们就更应当如此了。再说了,这里毕竟是帝都,天子脚下,不是边塞。行事出语须当格外谨慎。我前次从边地回到长安,没过多久,便领了护送使团的任务去了西边,也是近日刚刚归来,上朝述过职,蒙天子之恩,赐假在家休养几日,再未上过朝,朝廷之事,还真是所知不多。”

    “将军所言甚是。咱们回来述职,多则月余,少则十天半月,便离开了,管他那么多干甚,还是吃肉喝酒痛快。对了,将军,你这护送使团的任务已经结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回蓟州守边地”

    李临淮摇头,“暂无打算,听候朝廷安排吧。”

    白孝德借着举杯之机向赵廷玉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