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月晕未央 之 “德王”归来》第六章(第1/14页)  中西之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处急难巧施缓兵计

    临凶险袒露忠良心

    宣室大殿哭得地动山摇,在宫女们歌唱似的哭声中,王政君捶胸号淘,“皇帝啊,你是何等的英武伟大啊,天啊!你要降罪就降在老妪身上啊!为何降在我儿子我孙子身上?叫我送了儿子又送孙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经受天底下最悲惨的事啊!”王政君心里并不喜欢刘欣,暗指他的死是老天降罪于他。掌玺女史孟萍在一旁劝解,“国有大丧,太皇太后就是国之柱石,朝廷还等着你当家作主,定策安邦,不可伤了千金之躯啊。”王政君大恸,“儿子死了,孙子也死了,老妪还有什么活头!徒招天谴!不如死了干净啊!”董蝉也说:“太皇太后请节哀,大司马等朝中大臣都等着太皇太后召见三公和文武百官,治理丧事哪。”

    她不说还好,她这一说,王政君哭得更起劲。不大会儿,眼泪和热汗使她前襟和后背都濡湿了。她呜咽着,抽泣着,哭闭了气;宫女好一阵呼嚎好一阵捶打又转醒过来。接着又呜咽,又抽泣……

    董蝉一直低声下气劝说,可怎么也劝不住,她感觉王政君是故意的,气就不打一处出,但她只好一次又一次叱骂宫女,“尔等有没有长眼晴?有没有心肝?不知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不可悲伤过度?不但不劝说她老人家节哀,反而跟着鬼哭狼嚎。本宫警告尔等,太皇太后有个好歹,尔等一个也活不成!”

    大殿两侧挺立着纠纠武士。按大丧之礼,皇上近侍都要佩带兵器。

    他们都是董氏吕氏子侄中挑选出来的侍中、常侍。手中都拿着明晃晃的尖刀,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大殿外面不时传来武士脚步声、口令声、刀枪碰击声……这显然在营造刀兵杀伐恐怖气氛,摆明给王政君、孔光和彭宣施压。然而董蝉的叱骂就像给王政君鼓劲似的,王政君更加扯着嗓子嚎。宫女稍微迟疑一下又跟着大哭。宣室大殿哭得更加不可开交。

    谁能禁阻臣子丧君之痛?又有谁能威遏老妪失孙之悲呢?

    毕竟年岁不饶人,王政君的衣衫汗透了。何况这毒热的天气,这险恶的殿堂!她声音嘶哑,气息短促,哭得奄奄一息了。宫女把她抬到偏殿歇息。也许热昏了,也许哭昏了,她的头脑变得混混沌沌,混沌得一片空白。倒在凉席上,木头木脑地仿佛成了木头人。给她擦洗,

    给她换衣服,问她什么,嘴巴闭得死死的,眼晴睁得大大的,不说话也没反应。宫女吓得哭喊,只好禀告董昭仪。董蝉进来一看,更加着急。如果这个老妪这会子死了,全盘计划就落空了。皇上的死因不好说清,这个老妪的死因同样不好说清,这不是乱上添乱雪上加霜吗?

    过了很久,王政君终于闭上了眼睛。也许睡眠带走了她,或者灵魂出了壳,周围的人影模糊了,周围的声音微弱了。她似乎离开了别人也离开了自已,远远去了……

    轰!天空一声霹雳。

    王政君吓了一跳,仿佛魂魄回到了躯体,她醒了。抬眼向窗外望去,草木凝止不动,长空万里无云。轰!轰!轰!天空频频滚动雷霆。没有风哪有云?没有云哪有雷?她感受到了皇天的震怒,衰老的心脏颤抖不停。汉室衰败,二世无嗣,而今董氏欲行篡夺,莫非皇天降罪大汉,易刘为董?

    轰轰!不不!即便汉室气数已尽,皇天也不会授命奸佞,一个人人不齿的男宠!轰轰!不不!皇天要降罪的正是这帮乱臣贼子,他们的末日就要到了!心里七上八下,一时满怀畏惧,一时充满希望。皇天啊,保佑大汉吧。哗!大雨倾盆,霈霈的甘霖从天而降。她终于充满了自信,是啊,皇天的震怒是向那些狐魅的丑类,而把宽宏和慈爱洒向人间。她的心充满敬畏,从床上爬起来。

    董蝉急忙奏报,“丞相孔光、大司马董贤、御史大夫彭宣已等候多时,恭候太皇太后召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