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月晕未央 之 “德王”归来》第十章(第1/6页)  中西之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宣室殿小殓二传哭

    未央宫廷议大司马

    入夜,红阳侯王立驱车来到新都侯府,他头戴九寸通天冠,身着绿领藕荷色绸衫,胸前绣有四爪大张的巨蟒,背后绣着日月山川。金箔银珠间缀于五色彩线之中,锦囊玉佩悬挂在滚边博带之上,其中尤以“刚卯金刀”格外耀眼。

    这“刚卯金刀”形如小刀,简称金刀,是汉时通用的钱币,极普通,极平常。自从汉高祖立国以来,无论贵贱都在正月卯日,用桃木镶嵌金刀,刻上“正月刚卯”以及姓名、生辰一行小字,如同护身符悬挂腰间,讨求一年吉利,摈除一年疫气。二百年来积渐成习,成了民间风俗。王莽身上也戴,桃木而外再无装饰,金刀上铜色发乌,个头也小,很不显眼。王立则不同了:桃木与金刀镶嵌在一块红宝石中,硕大无朋,用麻花金链拴系,金光熠熠。

    大丧期间,尽管皇帝大行没有引起臣民悲恸,但穿得这样鲜丽,实在有点扎眼。王莽心里不快,引他走进书房,“六叔深夜辱临,不知有何见教?”他与王立有隙,虽然敬礼如仪,神情始终保持距离。

    “嘿嘿,贤侄的书房好香!书香,墨香,还有芝兰芳香,六叔敢说全长安没这么高雅的书房了。嘿嘿。”王立嗅着笑着,有点像妇人,多少带几分媚态。王莽淡淡的,“六叔错爱了。”王主拉着他的手亲昵地揑了揑,“什么错爱不错爱,吃吃喝喝是酒肉朋友好,讲感情还是自家骨肉好,不爱自家骨肉爱谁呀?错爱也是爱。你说是不是呀?”

    王莽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啧啧。”王立又揑了揑他的手,满脸歆羡媚笑,就像长舌妇人要把什么惊人消息说与人听。别人还不知咋回事,自己就又惊又咋了。“贤侄大喜啊!六叔特意跑来抢个先,向贤侄报喜。嗨嗨,运气找上门,门板挡不住,贤侄吉星高照,鸿运当头哪。”

    “不知有何喜事?”王莽见他卖关子,其实对他来意心中早就有数。

    “六叔从太皇太后陛下那里讨到一个天大的喜事,嘿嘿。贤侄就要官复原职,重任大司马了。”王立翘起拇指晃动着,表现出深得圣眷的情态。“这大吉之日嘛,就在大行皇帝小殓之礼的当天,嘿嘿。”

    大行皇帝尸体入殓,依《周礼》分小殓、大殓两次进行。小殓是给尸体穿上金缕玉衣,下到棺木中;大殓则是给棺木盖上,钉上钉子,封闭起来。小殓之礼在各郡国诸侯王接到丧诏抵达京城之后,择吉日举行。天气大热,刘欣的尸体虽经太医处埋,已开始腐烂,不能久放,必须尽快行小殓之礼。看来王莽官复原职就在这一两天了。

    王立显得很得意:“这小殓之礼嘛,六叔还讨到了一个消息。圣意由贤侄做太祝(司仪),贤侄这回可真占尽风光了,嘿嘿。”接下去,他说起如何晋见太皇太后陛下,如何举荐王莽担任大司马之职;太皇太后陛下始而犹豫,继而意决……太皇太后陛下与他越说越融洽,连小殓之礼由王莽当司仪的事也都告诉了他。

    六叔拾了点牙慧就到这儿卖弄来了,王莽心里很不自在。前天太皇太后陛下让他出任大司马,他当面拒绝了:

    “外戚专权,朝野侧目。孝成皇帝之时,王氏十侯五司马,权倾朝野,市井腾议;孝哀皇帝,董吕高官显爵把持朝政,民怨沸腾,尤盛于前。而今董吕刚去,王氏复来;黎元失望,贤臣痛心,前车之覆辙岂可再蹈?为社稷计,陛下还是另选贤能为好。”

    太皇太后陛下问他,“卿以为何人为宜?”他推荐了何武、鲍宣,太皇太后陛下俱不满意,于是他提出“廷议公决”。只有示公心于天下,朝野才会心悦诚服,太皇太后陛下同意了。

    王立暗暗着急,难怪不少人背后骂他是驴头猪脑憨巴公。王立只得直说了,“六叔此行是奉太皇太后陛下圣谕,特来与贤侄商议拥立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