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清泉澹澹 古道茫茫(第1/13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 清泉澹澹  古道茫茫

    这天午后,明科和毛头来到怒江边,远处,一片雾气蒸腾,越过一道山梁,毛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片半个足球场大的洼地中,绿水荡漾,20多个女人赤身露体在洗浴,下身只穿着小裤头。显然,这儿是一个温泉,女人们在氤氲的雾气中摇曳着,就像仙女入浴一般。毛头用鸟语喊道:“科叔,快来看呀。”

    明科上前来向下看,只见洼地中的岩石呈孔雀绿,更多的是一种牛油一般的黄色,色彩斑驳的怪石间,泉水冒着热气,赤着身子的女人们在尽情地洗浴着。大概泉水的温度不低,女人们的皮肤像煮过的虾一样泛着红色,她们一边洗一边唱着山歌。

    明科拉毛头一把,语调威严:“别看了,跟我走。”

    毛头却粗言粗语:“这帮女人不害羞,大天白日里脱得精赤条条的。”

    明科斥责一句:“是你不害羞,偷看人家洗澡。”

    俩人向西走了一段,只见在大峡谷旁边的一片开阔地上,青布包头的男人们有的在搭窝棚,有的则用几根大木桩架秋千。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架起一个小窝棚,他正准备往窝棚里搬行李,一阵劲风吹来,窝棚晃动着,眼看着要倒。明科几个健步抢过去,扶正了窝棚,他对男子放出话:“你这棚子得加固一下才能住。”

    明科让毛头取出小钢锨,他俩帮着男子加固起窝棚来。干活儿的过程中,双方报了各自的名字,窝棚加固好了,这位名叫扒伦西亚的男人把行李搬了进去。明科向扒伦西亚打听,人们聚在这儿干什么,扒伦用生硬的汉语向他俩讲着。

    原来,这里正在进行独具特色的“怒江澡堂会”,这些男人和正在温泉里洗浴的女人都是傈僳族人。按照传统,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要带着行李和食物从深山里走出来,驻扎在怒江边上,女人和孩子白天进温泉沐浴,男人则在晚上洗澡。他们认为:这天赐的甘霖不仅可以洗去一年的辛苦操劳和污物晦气,而且能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消灾灭病、大吉大利。

    明科问他:“我俩可不可以在这儿住一晚?”

    扒伦西亚用二人听不懂的一种语言向一位老者讲了几句话,那位老者点点头。扒伦对明科实话实说:“你们可以在这儿住,但要遵守我们的规矩。”

    “没问题,我们守规矩。”明科作出保证。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规矩,只是要求白天不能去洗温泉,不要乱动他人的物品。

    明科和毛头在扒伦的窝棚旁边支起帐篷,天色不早了,扒伦搭起一个火灶,他请明科和毛头与他们一家共进晚餐。明科从旅行包里取出几包方便面递给他。这时,洗浴的女人和孩子们回来了,扒伦的妻子妈达腊上身穿右衽短衣,下着长裙,脖子上套一个由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她把4岁的女儿安顿在窝棚里,然后操办晚饭。扒伦提起一只漆树皮水桶去打水,明科向毛头低低发一声鸟语,毛头迅速起身,从扒伦西亚手里抄过水桶。妈达腊以为毛头不认识路,她告诉毛头去温泉怎么走。毛头不敢讲自己曾经到过那儿,他默默地听完了妈达腊的话,然后点点头。

    饭菜熟了,扒伦取出两个木制酒瓶,打开瓶塞,往一只木碗里倒满了酒。他右手端起酒碗递到明科的嘴边,左臂搂着明科的脖子,明科正要张嘴喝,扒伦却把酒碗闪开一些。这时,妈达腊上前来,她抓起明科的左手放在酒碗边,然后抓起他的右臂搭在丈夫的脖子上。扒伦和明科互相搂着对方的脖子,一块儿喝下木碗里的酒。放下木碗,扒伦告诉明科:这种饮酒方式叫“合杯酒”,也称“双边酒”,或称“同心酒”,是傈僳人待客的最高礼节,象征着团结与友谊。

    吃过饭,毛头帮着妈达腊清洗餐具,他把木碗表面的水擦干了以后,仔细欣赏着。根据木碗的纹理可以看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