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整整瞅了一天,眼看要开晚宴了,忽然看到4个人走进自家院落。夫妻二人好欢喜,赶紧出门迎接贵客。登门的客人果然来自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国度,如此看来,蓝大爹真够神的。
晚宴开了,一坛坛咂酒端了上来,安卡拉为酒坛里注进一些开水,马拉维将竹管插进酒坛,大家使用竹管轮流吸着酒。菜是砣砣肉c雪山大豆(白豆)等,主食有金裹银c荞面条。
饭后,马拉维抽着兰花烟陪客人聊天,说起羌族人的生活习俗,他告诉4位客人:羌族人不吃牛马肉,耕牛死了剥皮埋掉,意思是让它脱去牛皮,下世转人。盛饭是主妇的事,切羊肉是男人的事。一般地,早饭吃玉米蒸蒸,午饭是菜稀饭加馍馍,常吃玉米粥加菜以及青稞与小麦磨成的炒面。
席夏邦玛向马拉维问起,为什么村民们的房顶上摆着5块石头。马拉维告诉澳洲女客人:那5块石英石象征着天神c地神c山神c山神娘娘和树神。唐古拉指指男女羌民们脚上穿的前端微翘c绣有卷云图案的鞋子。马拉维告诉澳洲男客人:那是具有传统特色的“云云鞋”,如今,只在庆典时才穿。
毛头拿起乐师们的各种乐器把玩着,这些乐器有月琴c胡琴c小锣c铜铃c唢呐c羊皮鼓和竹口弦。最具特色的是羌笛,这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竹子削成方形,长20厘米,像钢笔那样粗细,两管扎紧在一起,竹簧插在管头上。马拉维吹奏羌笛的技艺在白附子村首屈一指,在众人的提议下,他来了一段羌笛独奏。怪不得古代诗人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羌笛曲子悠扬婉转,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马拉维告诉客人们,羌笛是羌族人最喜爱的乐器,在秦汉时就有了,最先是用羊骨和鸟腿骨做的,既是乐器,又是鞭杆,因此,汉人有羌人“吹鞭”之说。现代的羌笛用料讲究,制作精美,管身是用岷江上游高山上产的油竹做的。
喜庆“沙朗”重新开始了,乐师们操起乐器演奏起来。明科c毛头和唐古拉排在男队的末尾,席夏邦玛排在女队的末尾,男女两排人跳起舞来,人们跳一会儿舞,喝一阵儿咂酒。天亮时,舞会才结束,众村民各回各家。
村外传来几声鸟叫,毛头一边听着一边学。它们先是几只鸣叫,接着群鸟齐鸣,叫声洪亮嘈杂。马拉维告诉毛头,这是羊角鸡在叫,羊角鸡的学名叫雉鹑。
吃过酸汤面后,明科向马家人告别,马拉维不让他们走,羊角鸡叫,不阴则雨,不如趁着雨天在家里睡觉。明科是怕打扰了马家人,他准备走出白附子村后搭帐篷休息,自己和毛头熬夜没事儿,两位澳洲人需要补觉。现在听马拉维说今天有雨,便不再坚持出门。安卡拉安顿4人休息,果然,天上下起大雨来,大雨过后又是小雨。
这一觉直睡到正午,安卡拉做熟了中饭,4人起身洗漱之后,吃过搅团和大米干饭。此时,雨停了,他们向马家一家人告辞。
离开白附子村,4人仍向北走,晓行夜宿,一路游览,穿行虎牙大峡谷,逛过松潘大草原,然后走进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
九寨沟中有九个藏族村寨,狭长的沟谷中,原始森林茂密,林地中积满了厚厚的苔藓,散落着兽毛鸟羽。水是这里的主角,碧绿晶莹的溪水如同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色彩斑斓的湖泊与气势宏伟的瀑布搭着伴儿展现在游人的面前。
树正瀑布是由许多海子集合而成的,它绵延数公里,上下高差近百米,翠绿的树木密布于海子周围;弯曲着身躯的古木半浸在白花花的瀑水中,任凭瀑布冲刷;许多树木深深扎根于崖间岩缝,顽强地支撑在湍急的瀑流中,水木相搏,激雪碎玉。
珍珠滩是九寨沟所有瀑布里水色最美的瀑布,在它的上面有一个由钙华组成的浅流滩面,钙华表面有微小的起伏,薄薄的水流淌过滩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