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藤桥软软 产房寒寒(第5/17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说什么,她劝导着:“还是听明大哥的话,好好休息。”

    明科取出早先买好的葡萄糖液,让朱穆朗玛喝下一些。

    第二天,明科和毛头早早起床去晨练,没想到洛美也起了床,3人走出旅馆,朝然乌村的方向跑着步。然乌村在然乌的尽头处,清晨的第一缕霞光把然乌村从黑暗中唤醒,天空透蓝,湖水透绿,一扇扇屋门被人推开了,随着一声声牦牛的懒懒的叫声,村庄上空的炊烟逐渐增多了,整个村子被淡淡的烟雾包围着。太阳隆重地升了起来,葱葱郁郁的山林表面披上了一块橙黄色的纱巾。明科和毛头在湖与村子之间的一块平地上活动着筋骨,洛美则做起广播体操,两只凤头雀莺站在一株大树的枝头,歪起脑袋瞅着他们。

    回到旅馆,毛头去收晾晒的衣服,衣服不太干,他用朱小姐的吹风机把衣服吹干了,然后交给洛美,让她换上。洛美换了衣服之后,叫醒了朱穆朗玛。洗漱一番,他们吃过早点,明科催着朱小姐喝下几口葡萄糖液后,4人上了车。

    洛美的摩托车掉进湖里了,别琢磨着去捞,没人去冒那个风险。林芝并不远,吉普车上人也不多,完全可以搭乘。明科即使不请洛美搭车,她自己也会主动提出来,她并不为省钱,她是要把3位救命恩人领进家里,好好感谢一番。当然,搭车也可解决自己回家的问题,自己身上没有一个钱,钱装在手包里,手包装在提袋里,自己落水后,挎在肩膀上的提袋就不见了,没有钱,买不了回家的车票。

    4人“探望”了然乌附近的米堆冰川和来古冰川。米堆冰川被称为“世界级冰川奇观”,800米落差的冰瀑布,俨然是一个站立着的巨大的冰雕;它的身姿,既是魁伟的又是妖娆的,庄严中透出几分诱人的风情。

    告别然乌,他们奔往林芝。吉普车上,两位小姐坐在后排,朱小姐挺高兴,有藏族小姐与自己同行,正好可以向她了解藏族文化与藏民风俗。有毛头做翻译,挺方便,不然的话,二位小姐在车上不能聊天,因为明科要驾车,不能分心翻译,只是毛头受了累,他不时地把脖子扭向后面。藏族人是热情的,又是实在的,不要说3人有恩于洛美,就是平常遇上,洛美也会满足美国小姐的愿望,讲出她想知道的东西。知道洛美是学医的,朱小姐问到藏医药,洛美告诉朱穆朗玛,藏医药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既有内容完整c逻辑性强的理论体系,又有门类齐全c内涵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人类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藏医对癌症早有认识,第一部集藏医药学大成的《四部医典》,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癌症分类。

    听洛美这样讲,朱穆朗玛心里有些怀疑,这藏医药真有洛美所讲的这么好?好在洛美听不懂英语,朱小姐把自己的疑问向明科提出来。这时,毛头要下车撒尿,明科把车停在路旁,趁着毛头小便,明科对朱小姐概述一番:“洛美小姐的话没有一点儿夸大,相反,她对藏医藏药的评价还不够高。要我说,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治,中医治不了的病藏医治,藏医药是世界医药学的高峰,它可以治愈许多难治的病。”

    “这么说,藏民族有很高的医学科技水平了?”朱小姐语气夸张。

    “那倒不是。”

    “他们脑子特别聪明喽?”

    “聪明智慧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另外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特殊的物质基础。”

    “什么物质基础?”

    “藏药。”明科描述一通:“它是藏医治病的有力工具和手段。海拔四c五千米的青藏高原是藏药赖以生长的地方。藏药不可能在地球上别的地方生长,即使移植成功,长出来的也不是藏药。光照c气候c海拔,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具有特殊功效的药材来。”

    “那我赶快告诉我父亲,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