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斗棋猛猛 半嘴欣欣(第2/9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苏孟达看明科肌腱鼓鼓的,有一把好力气,便让他为顾客送货,同时负责从家具厂拉家具,但工钱不高。明科不嫌工钱低,只要占住手就行;再者说,不要把事情看死,头个月钱少,以后不一定还是这个价,现在蹬车,说不准过几天会干了别的;只要有本事,不怕没人用。

    云杉市在清朝时是有名的家具产地,以漆家具为主;那时,这儿所生产的橱柜c屏风c隔扇,做工非常精细,深受人们的欢迎,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苏孟达雇了3个店员,都是女的,两个40多岁,另一个较小,不足30。头两天,明科只给一个买主送去一张床,到家具厂拉了一趟货。生意清淡,两个中年女人懒懒地坐在沙发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年轻女人则与苏孟达嘻嘻哈哈说笑着,苏孟达叫她小金。等苏孟达和小金聊完了,明科上前与孟达谈起家具生意,苏孟达向明科讲起了他做这一行的历史。

    8年前,苏孟达与大哥苏志达从滑石县来到云杉市,兄弟二人在西烧厂附近租下一个院子,自个儿打家具,打一件卖一件。后来,生意越做越火,又雇了几个工人,兄弟俩当了小老板,大哥管生产,他管销售,先是推着车沿街叫卖,后来给大商场送货,让人家代卖。有了些积累后,兄弟俩开了一个家具店,店面不大,生意却好,主要是竞争对手不多。以后,家具一条街建起来了,苏孟达也结了婚,妻子小他8岁,名叫霍蕾珠,模样好,人也聪明。当时,苏孟达的辛苦劲儿被蕾珠的母亲看在眼里,老人认为这个小伙子有出息,极力促成了二人的结合。婚后,哥儿俩分割了财产,西烧厂附近的家具厂给了苏孟达,家具店归哥哥。苏孟达和妻子大干了一年,又向岳母和大兄哥借了几个钱,在家具一条街买下这处店面,苏孟达让妻子负责家具厂生产,自己盯着店面。头几年生意不错,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做这一行,近来买卖清淡,一天卖出一件就算不错了。家具厂原先雇了5个工人,现在只剩了3个。

    明科看见几个店员对进来的客人待搭不理,便走上前去向客人介绍各式家具,听顾客的口风,分析顾客的心理,向他们推销店里的家具。进来的顾客听明科一讲,心里活络了,有了购买欲。明科帮着顾客挑选,亲自装车c送到家c搬上楼,这时,才让顾客掏钱。经他这样一推销,每天能卖掉几件家具。一个星期后,苏孟达决定聘请明科当店员,待遇与小金相同,另找人顶替明科拉家具。明科指着小金等女店员们对苏老板表明立场:“让我推销也可以,但你不能把她们任何一个人撵走,否则,我还干蹬车活儿。”

    3个女人听老板说要聘请明科卖家具,心里一哆嗦,估计在她们3人当中得走一个;现在听明科这样一讲,把对明科的敌意化为感激。有明科卖货,自己乐得自在,只要每月开钱就成。

    明科到别的家具店走了走,发现大家都在卖大致相同的家具,新样子很少,有艺术品味的家具更少。

    中国家具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家具的黄金时代——明代,在家具的造型c装饰c工艺c用材等方面,都已达到了近乎完善的境地,被后世誉为“家具明珠”,列入了世界文化宝库。到了近现代,中国人在家具制造方面不但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更不可与明代人相比,粗制滥造,陈陈相因,只重使用,不具艺术品味。

    这天,明科拍拍店里的椅子,与苏老板侃起来:“我想在这些椅子的靠背上刻些字。”

    “好好的椅子,刻字干什么?”苏孟达不理解。

    “刻字能提高椅子的艺术品味,可以多卖钱。”明科展露了观点。

    “不可能。”苏孟达语态粗犷。“你见谁家的椅子上刻着字?你别开心了。”

    “老板,这样吧。”明科拿出方案:“我在上面刻了字,没人买最后算我的,从我的工资里扣钱;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