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的声音道:“不知道,咱们只管打仗,听上边的话。”
这种军令,平时派个小卒传达就够了,但刘备军中多了不少类似廖化这类新兵,所以才要各屯长集合。
廖化离了营帐,刚出来就见方义倚靠着外面栅栏,嘴里叼根干草晒太阳。见到廖化出来,拍拍屁股的土赶紧过来,追问道:“元俭兄,这是要干嘛啊?是不是曹操要来啦,来了多少人?”
廖化点点头,说了大概,就让全军整点行装,准备赶路。
方义又不是其他士卒那样拖家带口参军,一身皮甲杆长矛柄环首刀把短刀就是他全部家当。尤其是环首刀,方义用的得极为顺手,一米的刀身,半个手掌的宽度,刀势沉猛,又便于换招,砍骨头跟切菜似的,想想一刀看在人脖颈上的场景,啧啧,简直是为方义这种招式大开大合之人量身制作。
在系统出现之前,方义对中国古代军队的印象很笼统,但毕竟打了四千年的仗,想来还是很厉害的,结果八里桥彻底崩坏了这种印象,清军别说是军队,流寇都比他们有素质,让方义严重怀疑古代军队的战斗力。
然后这个印象又被刘备军刷新了,荆襄多矮山河流,道路不畅,行军不易。但刘备军一群败军加新兵,行军起来却是井然有序,一字长蛇阵延绵数里,起码万人以上,也就是说,刘备将手下的步卒全调了出来,甚至还从水军调了一批将士。但方义现在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他喵的是哪场战斗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全程打酱油,怎么这里又开始调度军队应对曹军,难不成周瑜已经火烧赤壁了?那时间也对不上啊。
全军西行了一日,到了一处叫做云山的地方安营扎寨,别说打仗,连骚扰都没有。但方义心里越来越烦,开玩笑,做为半个穿越者,结果一切事态都不清楚,曹军来了多少人?将领是谁?驻扎在哪?全无消息。空有屠龙技,全无施展时。
方义是心高气傲之人,这会儿烦躁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古人,他参了两年军,什么样的训练没经历过,哪是你们这群还在冷兵器时代的人能比的!这是人的天性,高估自己,轻视别人,尤其是轻视已经死透的古人。
云山是一连片的丘陵,这种地形在荆襄极为普遍。但云山恰好处在通往夏口的大道旁,只要卡住这里,曹军大军就无法前进,其他地方虽有小路,但要数万大军通过是绝不可能的。
关羽部四千人位于云山山腰,刘备自领万人在大路驻扎,修缮工事,设立鹿角,构建栅栏。
方义还特意在周围转了一圈,想找曹军痕迹,却被四处巡逻的督军给捉了回去,要不是廖化求情,还得挨上三十军棍。战争年间,没事在军营里乱转,即便是现代军队都不允许。
“开玩笑,我的l一g一就是虚心接受,死不改正。”方义被廖化骂了个狗血淋头,心底反而更要将曹营探查个清楚。
到了午夜,确认大通铺上的其他士卒睡死了,方义才小心起来,盔甲都不穿,小心摸出了营帐。
夜间无令而行者,斩!这几乎是古代军代的必备军令(清军除外),否则一点儿骚动就有可能引起全军的哗变甚至崩溃。
方义摸出了营帐,但关羽营中的巡夜士卒着实不少,也多亏他的体质经过强化,感知能力超强,这才顺利逃出军营。白天时候已经踩好点儿,方义出军营后,穿插在山林间,往云山山顶行去,走不多时,快到山顶时,听见微弱的交谈声,抬眼看去,只见几名关羽营中士兵围着一团篝火,正喝酒聊天。
云山是周围丘陵的最高点,占据后将方圆十余里一览无余,关羽作为百战名将,自然要分一支队伍看管这里。
方义不敢惊动他们,就在原地向四下俯瞰。不出所料,西北方向六七里外现出点点星火,这是曹营里的营火,以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