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朋友(第2/5页)  重回八零秀恩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还发现田芬芳特别有头脑。

    这点从孙天成他们家聚会那天,田芬芳主动给大家引荐张厨子就能看得出来。

    张厨子借着田芬芳的引荐,在聚会上宣传了自己要承包小厨房的事儿。

    而大家为她做得美食所折服,最后张厨子也如愿在教师食堂的承包投票中顺利胜出。

    姚远那时候就觉得,田芬芳情商高,会办事儿,会成人之美,是个值得交往的对象。

    至于为何想与田芬芳来往,姚远也是有目的的。

    就像姚远自己说的,她现在对于做学术的热情没有那么高,而且通过与孙天成c于江山他们这些大牛人接触下来,姚远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学术上并没有天赋,可能在学校里发展一辈子,也就是个小讲师,评个副教授都费劲儿那种。

    如果换成是别人,作为一个女同志,可能觉得这样也不错,毕竟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听上去体面,工资也高,关键还稳定,受人尊敬,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了。

    但是姚远不是这种人,她心气很高,想有所作为,但是眼看在学术上是走不通了,她便想着走走别的途径。

    这几年政策放宽,经济环境宽松了不少,她周围也有不少人都下海经商,做点小生意。

    看到亲人,朋友中真有发了财的,姚远也动了心。

    她觉得自己应该也能行,她自认为脑袋瓜不笨,缺少的只是机会而已。

    之前,她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接触过一些医药公司c食品加工企业,还有化妆品公司,其实还是很有合作前景的。

    但当她和对方提出想将现在研究的这种纯植物提取物加入到产品中,研发新产品的时候,这些厂家却都不认同。

    原因是,成本高,产出小,利润空间太少。

    而且现在国内的市场正是激活期,特别活跃,各种商品都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些厂家,无论生产什么产品,只要有产出就不怕没销路,甚至东西还没生产出来,就有采购商上门排队了。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厂家根本不会分神思索创新的事情,只要能卖钱,当然是越简单越好了。

    因此,姚远之前已经经历过多次碰壁了,她想赚钱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这还不是最让她郁闷的,最让她郁闷的是,他们实验室里的人和她基本也是理念不合,她之前跟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透漏过自己的想法,可大家都不感兴趣,甚至嗤之以鼻。

    这些人中就包括孙天成,不过他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批评姚远不切实际,但也没有要支持她的意思。

    这也很正常,毕竟孙天成这个人是个非常踏实的学术派,他的理想和目标都是在教学研究上,而且他也非常有天赋和能力,以后应该会有所成就,所以,姚远和孙天成虽然互相尊重和欣赏对方的想法,但根本不可能合作。

    可是姚远也知道,如果自己以后想把植物有益物质提纯这项技术提高,并应用到相应的产品上,最后形成可以投入市场的商品,那么在技术上,她仅靠自己的力量,和学术水平,是办不到的,必须得找到稳妥的技术团队。

    孙天成就是她最好的选择,然而现在她陷入的是个僵局。

    对下,她说服不了厂家。

    对上,她说服不了孙天成,

    不过也是,她的生意八字还没一撇,人家孙天成也不可能掺和进去。

    所以,当姚远来孙家参加聚会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孙老师的妻子田芬芳竟然出乎意料的会办事儿,有手腕,精明而不外露的时候,姚远就活动了心思,她想先接近一下田芬芳,和她成为朋友,然后再让田芬芳给孙天成吹吹枕头风,以便自己以后真的找到可以合作的厂家的时候,孙天成能在技术上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