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得偿所愿(第1/3页)  天龙之大宋小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俊原本还在看着赵顼嘚瑟而没有人回应的尴尬,却猛然间被赵顼一把抓了过来。本来凭赵俊那也就打通七条经脉的内力以及练习道驾轻就熟的凌波微步,躲开从未习过武功的赵顼这一抓还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就在赵俊条件反射的就要利用凌波微步躲开赵顼的一抓的时候,却硬生生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原本赵顼对于赵俊习武就有写不情不愿,现在居然还敢用武功在赵顼面前显摆,这不是成心刺激赵顼吗?

    赵顼果然一把将赵俊抓了过去,赵俊被赵顼盯着,不由得有些心虚,不过还是梗着脖子说道:“是,孩儿就是虚无了,因为孩儿认为习文难度太低,以孩儿的水平,什么四书五经完全不在话下,只有习武这种日久方能见效的东西才适合孩儿钻研!”

    赵顼气的脸色铁青,这次可是真的生气了,不像之前那般只是表面生气,内心还在嘚瑟,这次却是被赵俊真的气到了,只听赵顼说道:“狂妄,你不过才区区五岁,知道什么是圣人之学吗?四书五经你才读过几部,竟然敢轻视圣人之学,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来来来,你倒是给朕说说你对圣人之学的理解,若能辩倒朕,朕便允许你学习武艺那又如何?”

    赵俊眼珠一转,顿时想到了前世所看的历史类小说中经常用的梗,立刻说道:“父皇,儿臣且问一句,《论语·子泰篇》中有一句话,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儿臣请教父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赵顼想也不想便回答道:“这有何难?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平民可以按照我们制定的道路来走,而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简单的说,就是让他们随着朕的指导走,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赵俊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说道:“父皇,您的解释儿臣先不说上面,儿臣只是问您一句,这句活乃是孔子孔圣人说的,您在解释这句活的时候,可有想过孔圣人本身的身份吗?”

    赵顼一怔,不由得问道:“孔圣人的身份?孔圣人不就是儒门创始人,儒门第一代圣人吗?还有什么身份?”

    赵俊嘿嘿一笑,说道:“父皇,据儿臣所知,孔圣人可不只是儒门创始人,儒门圣人这一个身份,孔圣人还有一个身份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各个不凡,其本人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那么,儿臣请问父皇,既然孔圣人都说了‘有教无类’,为什么还会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愚民思想?”

    先不说赵俊说的是否有道理,首先,这个观点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是没有人提出来的,而一旦提出来了,却又觉得合情合理,赵顼一时之间,完全沉浸在赵俊提出的想法中,顺着赵俊的想法走了下去,没过多久,赵顼居然得出了一个机器恐怖的结论:“俊儿,你的意思难道是后世有人居然如此大逆不道?擅自更改圣人之学吗?”

    赵俊本以为赵顼会想到广开民智和愚民思想两条道路改怎么走,却没有想到赵顼居然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一听之下,居然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不由得幽怨的看了一眼赵顼,说道:“父皇,您怎么想到了这里,怎么可能有人胆敢擅自更改圣人之学,况且圣人之学传遍天下,也不可能是什么人改得了的啊!”

    赵顼恨恨的瞪了一眼赵俊,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首先是你说圣人之学内部自相矛盾,又说什么不可能有人擅自改动圣人之学,就算有也改不了,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俊连忙安慰道:“父皇稍安勿躁,请听儿臣细说,圣人之学传承至今,已经过了一千多年,父皇您怎么知道圣人当初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依父皇的想法,圣人当初应该是怎么说的呢?”

    赵顼将赵俊说的三句话反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