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你到楼下等一下我们公司的人,人来了话,你上来喊我一下。”
陈锋答应了一声,出门了。
张知行则和宿舍里的人唠了起来:“我今天来,是因为我们公司想在校园搞几项活动,需要找一些校内的大学生参与,没想到陈哥领我走到这儿,发现了另一个我啊!”
话里话外,在掩盖陈锋的假冒身份:他和我不是一个单位的。
百业公司哪有什么校园活动计划,只是张知行想做些什么罢了。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他在投资经济系的迎新处前听到有人叫了一个他熟悉的名字——廖凡。
前一世,开学不久,有一天张知行回到宿舍,被通知去见辅导员老师。
“齐老师找我?什么事?”张知行问通知他的徐峥。对,就是面前这个徐峥。
“咱们这几个宿舍最近总丢东西,齐老师让大伙分别去她办公室,她要分别谈话。”
“丢东西?谁丢东西了?都丢什么了?”
“你不知道?”
“不知道啊!”
“先是隔壁223先丢东西,放在行李箱里的钱和东西丢了。然后,又有几个宿舍也先后丢东西了,我也被偷走了一件衣服。”
“衣服也偷啊?小偷和你身材差不多?”
“应该不是。衣服丢的最多,多大的衣服都有。”
“齐老师让我什么时候去?”
“下午一点半,咱俩一起去。”
很多年后,张知行曾经感慨过:“自己不适合搞新闻、情商低,其实那一天都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只是当时自己没意识到。”
身边的事儿都后知后觉,还搞什么新闻?
而和老师的会面,则显露出了张知行的不善于和人打交道。
下午去见辅导员老师,张知行正好坐在斜对窗户的位置,必须稍往后躲躲,才能避开刺眼的阳光,即便这样,脸还是被晒得难受,让张知行整个人很不自在,不自在到张知行自己都疑心自己的神情是不是就像心里有鬼!
后来,张知行无数次的想,其实阳光刺眼的问题很好解决:“咱们学校的办公条件还真不错,阳光也挺充足的,我的脸紫外线过敏,我得换个座位。”
好吧,经过见过,还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能做出这样的应对不难。不过当时是懵的。
好在,“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好像很心虚”的这份担心和懊悔,不久就自动解除了:隔壁223的“当事人”自己形成了怀疑对象,在到信箱取信的时候,私自拆了被怀疑对象的信,信上家长问起:“又是衣服又是钱的,往家邮那么多东西,一进大学就能挣这么多钱?”
再具体的,张知行就不知道了,是到那边老家调查了,还是被怀疑对象自己承认了,反正不久后,223寝室就多了一个空铺。后来听223宿舍的人说,回去后不到一年,人疯了!还有人说:“家里贼穷。”
这个人就是廖凡!
虽然就住在相邻的寝室,可是张知行根本就没注意过这个人,知道事发后,听别的同学讲的时候,才记住了这个名字——廖凡。
刚刚在投资经济系迎新处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前事突然涌入脑海。
张知行的第一反应是这回得看看这个前世没见过的“名人”长什么样,弥补一下遗憾。然后他就克制住了自己:“这一世的他还是清白的,我不能提前把人定性了!”
不能直接就把人当贼看了,可是他还会不会“一时糊涂呢?”
无论有没有这个可能,张知行都希望没有这个可能。
他本来是想找一个廖凡的东广老乡,以雇佣廖凡张贴些通知、做些调查为名,提前发给廖凡一些“劳动报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