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日子里,张知行看过媳妇军训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媳妇黑黑的!
而张知行印象里的媳妇是个出门就要打太阳伞的主,哪怕只有几步路。
太阳伞还要研究内涂层、外涂层,内外涂层。
还有什么太阳伞不能被雨浇,否则就没有防晒效果了。
然后防晒霜之类的,更是花样繁多,张知行听都听不明白。
看到媳妇军训照片,张知行问:那真是你吗?
必须是啊,反正军训就是抹杀一切个性的活动。
后世曾经晒过“军人的腿”、“军人的背”,用他们被水泡烂的脚、曝过几层的皮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张知行承认军人是可敬的,可是张知行很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脚泡烂、被晒破呢?注意,是训练时,不是抗洪抢险、前线作战!”
有人说,平时不练、战时肝颤!
如果一定要抬杠,那训练就是他们的职责,凭什么“邀功”?
大学生的军训,身体上没有那么苦,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尤有甚之。
除了内务训练、队列训练,唱“军内传统歌曲”是军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张知行是一个从来张不开嘴唱歌的人。
张知行不是不唱歌,没事的时候经常唱,只是他唱不出(多大)声。
最恰当的描述就是,ktv里,对着话筒唱,确实在唱,但是张知行嘴里出来的空气震不响麦克。
最专业的解释,后来一个播音员大哥曾经指出张知行说话太懒、无法形成共鸣:“给你举一个极端的反例你就明白了,有个叫晓君的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就会播音腔、不共鸣不会说话,在电梯里,他要说句话,能把人震聋了。你不必做到那样,按我教你的做就行,你这样做……”
学校大合唱,队伍里,张知行是对口型的那个人。
生日聚会上,从五六岁到七八十岁,人人都在拍手happy birthday,张知行干脆就不张嘴:“人家的好日子,糊弄鬼不好!”。
可是军训里,不认可每个人是不同的!
张知行在队伍里对着口型,另一个班、八班班长跑到张知行身后“侧耳倾听”,然后批评张知行:“你糊弄谁呢?你以为你能糊弄过去?”
然后一堆班长就有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逼张知行出声。
对于那段“苦难时光”,张知行可能是选择性失忆了,哪怕是重生后也模模糊糊。反正教官是屡战屡败,最后,教官请来老师:“不出声就退学!”
那时候的张知行多么单纯啊,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唱出声了。
后来同学们说:“确实能听见你唱歌了,因为我们都听出来你跑调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还是颤音!”
是的,从那以后,张知行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就发颤。大概一个班的人就算“多”了吧!只有一次当着100多人竞聘时,张知行底气十足,因为中午他被一位“老大哥”拉去喝酒。多少年后,张知行才反应过来,你多大的face啊,一身酒气就上台演讲去了!这位“老大哥”到底是好心给“唯一一个白丁竞聘者”打气呢?还是挖了个坑给张知行跳呢?
跑题儿了,回到军训。
以张知行纠结的性子,他永远弄不明白自己该不该变成一个“能唱出声的人”。
有短板,补上当然好。可是要考虑性价比的啊!没有天赋,需要大量付出,最多不过达到常人水平,关键是达不达到其实无所谓的,为什么一定要达到呢?
军、队是一个整体,强调的是服从性,不欣赏个性!
问题是,如果我有短板就能通过努力补上,那我就是完人了。关键是,你见过“完人”吗?
如果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