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子午谷奇谋(第1/1页)  揭秘三国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在南郑与属下商讨出兵魏国事宜。魏延说,给我精兵五千,运粮食的兵士五千,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到了子午谷向北,不过十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间来到,必然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等官吏,横门的邸阁当中与老百姓家中有足可以供给军队所需的粮食。等到在东方会师,差不多需要二十日左右的时间,丞相您从斜谷进兵,这个时间也完全可以到达。这样一来,就可以一战夺取咸阳以西。”

    但是诸葛亮以为这个计划太过冒险,不如从大道出发,这样可以平稳地取得陇右,必定会安全取胜而没有顾虑,因此不用魏延的计策。

    关于“此计”,以《魏略》最为详尽。但该书是按司马氏集团旨意著述的,因此诸葛亮受到了严重歪曲。《魏略》称,诸葛亮北伐,本来就是螳臂当车,取胜的唯一可能就是“子午谷奇谋”,可是诸葛亮不敢采纳,结果以失败告终。

    关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实在是低估计了魏国的军事力量。魏延设想,蜀军突然出现在城下,魏军必弃城逃走,连守将夏侯楙从水上逃走都设计好了。可是在诸葛亮看来,倘若夏侯楙闭关拒战,以逸待劳,后果不堪设想。

    子午谷崎岖难行,魏延五千人马平均日行百里,如此强度的行军,士兵体力极度消耗,到长安城下已是强弩之末。再次,子午谷奇谋依靠的是突然性。可是魏国在各道路上设有巡哨,魏延的奇谋也就失去了突然性。明末,闯王高迎祥曾率五万兵马走子午谷,经过艰难的十五天行军,在快到谷口时,遭到孙传庭的伏击。结果,全军覆没,闯王被俘。

    是举世公认的大军事家,1944年3月,他对子午谷奇袭,给出了“此计太悬危”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诸葛亮平生谨慎,显然不会干不一定成功,成功了也不一定有利的事情。

    这是一种此长彼消的战略,有了凉州的蜀国,两家的疆域版图就会迅速拉近。那时候再来争夺关中,难道不是就出现“汉室可兴”的曙光了吗?当魏国十几万大军不能够旷日持久留在关中,供给困难逼迫他们必须撤走一部分兵力的时候,诸葛亮就可以分兵攻取凉州(平取陇右)。

    但是魏延不理解诸葛亮的这一军事战略思想。马谡也不理解这一军事战略思想。马谡守街亭“下不据城”,而是跑到了山上,结果是汲道被断,街亭丢失,兵败被斩。

    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明代,就已经有人实践过这个计谋。他就是闯王高迎祥(那时李自成还是高的下属,被称为闯将)。

    在进军陕西途中遇到了明末名将一一孙传庭(孙传庭,明末五大名将之一。人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率领的“秦兵”虽然人少,一万多人,但是明末四大主力之一,极其好战。高迎祥吃了亏,进不得,退不成。就想到了魏延,想到了子午谷一一进入陕西的隐蔽捷径。从这条小路,可以绕开汉中,直逼西安,只要计划成功,他就能一举攻克西安,占领陕西,大功告成。可惜子午谷路实在太难走,足足走了15天才快走出谷口。物资损失惨重,人困马乏。

    不料遇见了孙传庭。孙是愤怒的,我等你15天了,才到,可恶。其实在高消失的时候,孙就想到子午谷了。早布好了陷阱。结局不用说了,虽然高三次拼命突出了包围,但是子午谷狭窄陡峻,走不远就被追上c包围。一代闯王就此覆灭。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