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桃核化成精 果子得道来(第1/2页)  述仙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把话题说来斗战胜佛这一处,却说那猴头捧着个桃果食得剩个桃核,那猴头不由随手一扔,这桃核也是奇怪,不偏不倚落入凡间,这凡间有一处地方,唤作卧牛山,位于南瞻部洲境内,那桃核正好落于卧牛山中,卧牛山处有座卧牛坡,卧牛坡下有一处卧牛村,村庄男耕女织,日夜劳作。古时有那上京赶考的文人墨客不由作诗一首单提那卧牛村的景致:卧牛山上

    纱笼薄雾村庄下

    耕农无意纺桑麻

    日拂谚歌菊香中

    雨撒青苔杨柳花

    却说那桃核掉落之时正值秋雨,也不知是天公有意,还是命当如此,那桃核因是悟空灵气所化,顿时生根发芽,长出新枝,天上秋雨大作,看客都且知道,秋雨寒凉,湿土中有了浇润,倒把桃树的热气驱散,桃树愈发长大。此时一耕作老农为避雨水,又恐无遮挡,只得往桃树枝下躲雨,眼看雨越下越大,老农只得赶雨快脚回家,这幕便被桃树看到,原来,万物皆有生灵,生灵就有灵气,更何况那桃树是圣佛佛气所化,自然也通晓变化,它顿作灵气,化作一个孩童模样的人形,却也奇怪,桃精不晓人语,只得支支吾吾说些嘴语,那桃精自顾看和人差不太多,于是一蹦一跳来到卧牛村旁。那村子平时不见得有生人光顾,但有过路书客,文人,墨客之类的也会有个注意,问题这厮却是个孩童,村庄有个喜爱提笔弄墨的,本名杨友,又称书先生,正好在屋檐下避雨,那桃精也不怕雨水,湿哒哒地站在外边,那杨友说到底还是读书人,懂得人之冷暖,忙说道:“你是谁家孩子?怎么一处逛来这?”那桃精听不得人语,自顾自地笑,杨友连忙把桃精扯进房檐躲雨一面叫书童备好热茶供桃精饮食,那房檐对下的地方不是别人居所,这是书先生的家,这书先生观雨有感,连忙从书桌研磨笔墨,洋洋洒洒写下些单评这秋雨的诗词,正巧那桃精看了,却能牢记于心,书先生看桃精乖巧,又不说话。以为是遭人遗弃的孩童,于是有悲悯之情,让书童去村口杜裁缝处做件合身的衣服,从今以后,桃精每日只在书先生处学习礼仪文化,又加上其灵慧好学,短短数日,桃精亦通晓人语,亦懂书法,书先生欣喜非常,问他从何而来,桃精转念一想:若让他知道我从桃果变化而来,他必不信,我可如此如此地说。想罢,桃精曰:“我本名姓桃,名和(通:核),自幼无了双亲,又不懂得何人所生,因此流落在那卧牛山中,每每饿了便去摘果子吃,渴了便用荷叶装些泉水充饥。”那书先生听此怪事,先头不信,佯怒曰:“孩头,你休得骗我,某自幼读的圣贤之书,不晓得你那说法,举目无亲之下如何生活?着实离奇!”后又说到:“看你对答如流,实在不像是八九岁孩童所为,你是否瞒着爹亲,又不肯听他教诲,因此偷跑出来?”桃精见杨友不信,且把手放身后,念动咒语,变出一个葫芦,然后递给杨友说到:“书先生若不信,你且闻闻这本地的泉水。”那杨友半信不信地接过葫芦,看官听说,这泉水怎能辨别,原来这桃精只会些障人耳目的把戏,杨友不得其果,一面说道:“算了,你权且住下,待你爹亲寻着,也教他们放心。”说完吩咐书童备好厢房,一面教桃和继续识礼习字,不在话下。

    话说这卧牛山的山脚下,村庄的三十里地处,有一县城,分住着七八百户人家,也有些热闹气象,怎么热闹?但见:

    青砖白瓦,抹一光新气象。红墙朱阁,添一份外斜阳。河水绕城过,青山傍县走。桃红柳绿,写的是富贵人家园景。山清水秀,描的是村落山民风华。沿街小贩当当敲锣,过路道众叮叮响铃。江南锦衣好县城,才子罗织温柔乡。

    那县城随大姓而铭,叫做龙县,后又因犯天子名讳,因而改称“笼县”,天子因地方妖兽害人,便降下两道御旨,一旨听闻地方有山匪妖兽作乱,特差七品以上官员悬赏仙士捉妖捕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