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部门绝对可以站在全世界的最巅峰
至于2015年之后怎么样,那还要看具体的研发结果
李想知道自己脑子里存的那些东西最多也就能够用到2015年,那时候李想也不过才四十来岁,正是一个男人人生中最好的时段。当然,为了能够让自己美好的人生继续下去,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利用脑子里的那些知识,开始一步一步的引导手下的那帮科学家们,慢慢的研发更为先进的技术。
未雨绸缪是绝对正确的事情,李想也从来不否认这个。既然咱现在有了二十多年的经验和经历,那么提前二十年就开始未雨绸缪,效果肯定是不错的。像后世那些还没有什么研发成果的著名的研发项目,诸如利用石墨烯技术研发新一代芯片的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一旦能够研发成功,足以保证未来实业上百年的辉煌的
当然,像那种利用石墨烯技术研发新一代芯片的项目,绝对是一个耗资庞大的项目,不过相比于这个项目研发成功后给未来实业带来的效益,那些研发资金就不算什么了。
既然要打造一个信息产业的帝国,那么像石墨烯这种技术的开发应用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着后世经验的李想非常清楚,摩尔定律是有极限的,一旦芯片行业发展到摩尔定律的极限,那么整个世界的发展或许就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陷入瓶颈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1965年,当时还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的高登摩尔为电子学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预提出了着名的摩尔定律,指的是在在未来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虽然戈登摩尔提出的这种说法被世人称之为“定律”,尽管到李想重生前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但摩尔定律仍应该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半导体工业采用的都是诺伊斯发明的平面工艺,就是指利用研磨c抛光c氧化c扩散c光刻c外延生长c蒸发等半导体加工工艺技术,在二维平面上制造晶体管c电阻c电容和引线。因此,要在单位面积的硅片上制造越来越多的晶体管等元器件,只有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在后世,当人们享受着cpu的制造工艺从微米级别进入到纳米级别,更是享受从65n45n32n高到目前的28n22n带来的性能提高和功耗下降等好处时,殊不知,当晶体管栅极长度小于5n,晶体管会因隧道效应而失效。
因此,寻找替代硅工艺的材料,便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尽管量子计算c生物计算性能强劲,但毕竟那还是遥不可及的美好远景。碳纳米管虽然表现突出,但未来在工艺实现上,要“安顿”好那么多小管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李想的前世,直到2004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烈盖姆和科斯提亚诺沃谢夫在石墨烯方面的研究,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当然,石墨烯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还只是存在于猜想中,不过李想前世可没少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因此对于石墨烯这种技术的研发,李想还是知道不少的。
别的不说,那种用撕胶带的方法获得最原始的稳定的单层石墨烯,李想就很清楚。而且前世安德烈盖姆和科斯提亚诺沃谢夫正是因为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获得了稳定的单层石墨烯,最终获得了诺奖
只要李想愿意,再过一两年,等资金充足了之后,李想完全可以就展开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提前了近十年的时间,而且还有李想这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存在,想必在李想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