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傍晚时分,姜远军从公交车上下来,又走过一条长长的街道,才到了他要到的目的地,深吸一口气,他走到站岗的哨兵那里,登记了自己的名字,来访目的,在哨兵打电话到里面去确认以后,他才被放行。
大院很大,即使是在夜晚,也有很多巡逻的士兵,一路询问,姜远用了二十来分钟,才走到了那家二层小楼的门口,深吸一口气,他按了门铃。
很快有人开了门,见他微微一愣,随机开心地喊道:“是远军吗?”
姜远军不认识他,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母亲的家人,只能微笑打招呼:“你好。”
那人把他被迎了进去,一边回头喊:“爷爷,奶奶,是远军,远军回来了。”
姜远军从昏暗的屋外被迎进了灯光温暖的屋内,有一瞬间的迷糊。但很快微笑了起来。
“远军,是远军吧。我是姥姥啊。”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走了过来,拉着他的手上上下下的仔细看了一遍,“长这么大了,当初你妈妈走的时候也就这么大,一眨眼,你就这么大了。”
“姥姥好,我爸妈让我像您问好,他们因为工作不方便来,让我向您赔不是。”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客气。”陈老太太觉得自己这个外孙终究是生疏了,不免有点悲从中来,想到自己的女儿那么小的时候,为了家里面主动请缨去农村下乡,一走就是小二十年,还是这几年才有了音信。想起那其中的苦楚,老太太竟然掩面落泪。
一时间,整个家里都是一片哄劝的声音,姜远军尴尬的站在那里。
就在这个时候,楼梯上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哭什么,回来了,就是好事。远军是吧,过来,到姥爷这来。”
姜远军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看见楼梯上站着一个威严的老人。
老太太也擦了擦眼泪收了声。
老实说,这位姥爷的模样和姜远军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别,在他母亲的描述里,姥爷应该是一个很慈祥和蔼喜欢书画古籍的儒将,但现实里老爷子却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简单一句话就震住了一家人,似乎全家都有点怕他。
姜远军此时手里还提着一个果篮和买的那个澄泥砚,此时,也不知道把东西往哪放,有点手足无措的尴尬。
幸好,刚才那个迎他进来的青年看出了他的窘迫,从他手上接过东西,示意他赶紧跟着老爷子上去。
姜远军感激的看他一眼,跟着老爷子到了书房。书房里静静地,姜远军站在一边,有点紧张。他毕竟和老爷子第一次见面,不知道怎么说话也是正常。
陈老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外孙,第一个印象就是这小子真结实,看上去一点都不像他们家人。
但是仔细观察他的眉目,不难看出俊逸的痕迹,和他的长女有七八分相似。
他又想起女儿下乡的时候,他和长女大吵一架的样子。当初,陈老就不支持什么上山下乡运动,他认为在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做什么,儿女那个时候就应该读书的,别的什么都不该干。可是,后面风向越变越快,他的坚持成了不响应政策,面临被的危险。
这个时候,长女站了出来,主动申请下乡,申请去最苦最累的新疆或者内蒙古,他当时不同意女儿去。
可是,家里长子刚有孩子,三个月大的小孩哪能离了父亲,小儿子和小女儿不过初一的年纪,连北京都没踏出去过,又怎么放心。
虽然他死犟着说他一辈子行的端坐的直,根本不怕什么,或者被人说成。但长女还是毅然决然去了,倒是没去西藏和新疆,而是去了陕北。
从此,一别就是二十年,光阴轮转,当初发怒的自己已经是满头白发,而当初娇俏可人的女儿已经嫁做人妇当了人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