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原来是亲戚(第2/3页)  本来银汉是红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社的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而我是圣琼安学院的学生,师从夏安如教授。夏教授留学法国,对于民主革命有着独到见解。我的文章,可是经过夏教授指点的,他老人家对我的观点都赞不绝口呢。”

    夏安如,一听到这个名字,刘编辑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位夏教授是著名的学者,他所著书籍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只可惜为人高洁,专心写书,从来不肯为报社撰稿。

    “嗯”刘编辑想了一会,又接过陈钰斐手中的稿子,这次,他认真打量了一遍,抬头说道,“你一个小丫头,怎能接触的到夏先生那样的名家。你可切不要诓我!”

    陈钰斐刚刚要开口,从档案架后边便传出来一个声音,幽幽道:“她不能?那圣琼安恐怕就无人能了!”

    刘编辑与陈钰斐同时转头,从架子的缝隙里看见了一个穿着黄色长马褂的男生,捧着一摞书慢慢悠悠走出来。

    是个男孩子,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脑袋,笑起来很阳光,只不过鼻梁上也架着一副眼镜,小学者似的。

    “高铧缨?”陈钰斐冲着男生眨了眨眼睛,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他,真是太巧了。

    高铧缨放了书,冲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刘编辑鞠了一个躬:“谢谢刘伯伯,这些书我后天就送回来。”

    茶缸子高的书堆,麻线装订,牛皮纸封皮,死气沉沉的一大摞。

    “这是什么?”陈钰斐打量着,很是好奇。

    “资料。我写剧本可是很考究的,力求完全符合史实。还要多谢刘伯伯,我才能借到这些珍藏版。”高铧缨瞅了瞅桌上的稿纸,托了托镜片,“陈大小姐来投稿,你是缺钱了吗?”

    “我我才不缺钱,我只是有才华没地方使而已。我爸爸和英总编可是朋友,要是想卖稿子,我都能拜托他找人帮我出本书了!”陈钰斐脸上烫烫的,她若不是因为夸下海口,牛皮吹破了缝不起来,怎会沦落到低三下四求人赏识的地步。

    高铧缨笑了,他知道这个陈五小姐最是爱面子,既然她嘴硬,自己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折了她的面子。刘编辑是父亲的朋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便道:“刘编辑,陈小姐的才华我可以担保,其实不让她写政论,写一些短诗或者,从侧面启迪国人,对她来说更合适。至于夏教授,这位陈小姐可是他的忘年交,我父亲都不敢跟夏教授开玩笑,可是她啊,竟敢当面指责老先生的语法问题。”

    “那好,稿子先留在这里。”刘编辑拿了一张纸和一根笔,“陈小姐把联系地址留一下,过几天,报社会有人和你联系。”

    陈钰斐留了地址,写过刘编辑,便分担了高铧缨的一半资料,两人出了门去。

    “你去哪里?”高铧缨推了自行车,把书放到篮筐里,“回家吗?我送你。”

    陈钰斐摇摇头,她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家里沉闷的气氛,不知怎么,大四还没开始,爸爸妈妈便开始着急给自己找婆家。

    “你先走吧,我想去锅店街转转,顺便看看瑞蚨祥有没有进什么新料子。对了,明天我把初稿和大纲托同学送到话剧社,你先审审。等我哪天有课,你可以中午来教室找我商量定稿的事情。”

    高铧缨答应完,嘱咐陈钰斐注意安全,便骑着车子回学校去了。

    *******

    男儿爱国事丛丛,

    岂必枪林弹雨中。

    卜式毁家抒世难,

    义声唤起待洪钟。——周恩来

    1915年6月6日,天津河北公园召开直隶救国储金团的第二次大会。

    陈钰斐和赵康带着几个同学代表圣琼安学院出席会议。

    河北公园里人头攒动,不亚于过年时的天后宫庙会。被分成八九处的演说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