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易顶着黑眼圈起床。
昨晚使用灵瞳,精力损耗巨大,林易差点没一头栽进古井中,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倒头睡到现在。
林易现在要去爷爷那打听下古井的事。
爷爷住大伯家,不过两家离得近,走路不用五分钟就到了。
林易轻车熟路,他走进小院,正看见爷爷和大伯在院里饮茶,问候道:“阿公,大伯。”
见是林易,爷爷林文亮奇怪道:“易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易自己搬张椅子坐下,笑道:“昨日,到家有点晚了,就没来打扰您。”
大伯林坤山给林易倒杯茶,问道:“早饭吃了没?我让你婶子多做些。”
“那麻烦婶子了。”
林坤山对屋内喊道:“阿琴,易子来了,你多做点饭。”
屋里做饭的婶子黄琴回应:“知道了。”
林易问:“阿公,我奶呢?”
“她下地去摘点青菜。”林文亮喝口茶,说道:“没听坤水说你要回,他昨天不是出车去了嘛?”
父亲林坤水是走车的司机,青山县产煤,乡民靠山吃山,所以青山县的运输车队多,车司机也多,林易家里的货车就是专门运煤到隔壁市的水泥厂。
“临时有事回来,我爸他也不晓得。”林易不动声色道:“大伯,村口那口古井好像没人用了吧?我路过时,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好难闻。”
林坤山道:“早就不用了,村里都通自来水了,谁还费那劲去挑水啊。”
林易说:“那是可惜了,我记得那口井很早就有了。”
林文亮道:“打清朝那会儿就有了,得有一两百年了吧,从前全村人都靠那口古井用水。
听老人说,祖辈打井时,有一个游方道士过路我们村,道士当时说那井的位置是处水龙穴,喝了那里的井水能福佑子孙,也不知是不是巧合,打那以后我们村历史上倒真出过几位进士爷。”
林易不知还有这回事,传说印证了井龙脉的存在,他道:“阿爷,我想把那口古井重新整干净,你看成不?”
林文亮奇道:“怎么突然做这个?”
“我记得小时候,那井水打起来就能喝,而且可甜了,我是觉得就这么废弃了怪可惜的。我们学校这次有个课外实践,是和古村落有关的,我就想着考察一下这口井的故事。”林易笑道:“您不也说了,喝了那井水能出进士,您不想以后您的曾孙考状元?”
“那不过是传说罢了。”林文亮笑了,不过他赞同:“不过也是,自来水虽然方便,但有一股漂白粉味,比不上井水的滋味。”
林易喜道:“那成,我吃过饭就去清理。”
林文亮对大儿子说:“坤山,你找几个人帮着易子一起做。”
“行。”
林易在大伯家吃过早饭,就和大伯带上麻绳c铁锹往古井那儿去。
他们到时,已经有三个光膀子的村民蹲在井边抽烟,见林坤山过来,纷纷围上来问道:“坤山哥,怎么想起要清理古井了。”
“各位叔伯,这是我的课外实践活动,辛苦各位了,晚上请大家喝酒。”林易跟众人道。
“坤水哥家的娃?”
“原来是大学生的事,那没得说的,这忙肯定要帮。”
“对头,要让我家那臭小子向易子好好学习。”
林文亮早年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在村里威望很高,大伯是原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后来小学撤并,他就在村委当会计,父亲林坤水为人爽直,在村里都是有口皆碑。
到了林易这一辈,大伯家的堂哥c小姑家的表妹以及林易是大学生,在溪口村,林文亮这一支也算得上“书香门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