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种压力,并使这种压力成为动力,推动倡议的实施。“而且,妈,你还一时偏向爸,一时偏向我,这本身就使事情变得有点滑稽。还有,你在偏向爸的时候似乎义正词严条理分明,而偏向我的时候似乎婆婆妈妈粘粘糊糊。下一次你不要意向模糊,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我,好不好!”
“我想你好好复习,要高考了,不要分心。因为这事高考成绩不好,多不值得,后悔是没有用的。不要本末倒置。”
“我不会本末倒置的。下一次你要明确支持我,赞成我的主张,好不好呵?”
“……”
做母亲的方寸似乎要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到底是做老师的出身,学生的提问总得想办法回答。“妈明确支持你,站到你那边,如果你爸还是不同意,不转变他的立场,不去买空调,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如果真的这样,你要保持心态平常,就像没事发生一样,不要丑着脸,不要有消极念头,行不行,做不做得到?”
是呀!这原来也是问题呢。这位年青人听母亲一说,心中掠过一丝愁绪:二比一也不一定能将愿望变成现实。真没想到,不要认为赞同的多过反对的就行了,这离决定的距离还不知有多远。如果依着自己的想象,还真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抵触情绪。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多数通过就决定,在这里不一定行得通。“相信我,不会那样的,我没有那么低水准。”年青人已经觉得这种倡议的可行性正在下降,已经可以想象到,自己得了多数票,也不能讲:把钱拿出来吧!如果回答说:没钱。总不能再追问:把存折给我看看。这样的话,那不成了拦路打劫了。
“那就好。还有,如果你爸指责我,笑我怎么这么快就没了立场,这可怎么好。你要记得给我讲好话,给我楼梯下。”
“妈,你怕爸爸笑什么。我会的,支持你就是支持正确的取向,欣赏你就是欣赏良好的主张,我晓得给你讲好话的。他对待违规的当事人,还要有理有据,摆事实律,不是吗!如果爸这么不识相来摆他的款,我要提醒他。”这个高中生,对“当事人”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因为他父亲及其同事经常使用这个词。
“你讲什么识相不识相,不要讲得那么严重,有这么严重吗!”
“或者讲是措辞不当,或者讲想有点新意思。我不会乱来的。我会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讲他,让他心服口服,或者即使不心服口服,也装出笑脸一时无话可讲。”唐平看了一下他妈,见她不解和惊诧,解释:“妈,其实很简单,不是吗?是家里买东西,各自讲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夸张过激的举动。我要做的就是,在老爸就要忘记这个根本点的时候,暗示他提醒他:这是老妈子,这是儿子,有什么事不好商量!”
“就算信你吧!”妈妈笑讲。
从这位阿仔身上,母亲的眼前折射着自己二三十年前的一些影子。有大同小异,也有小同大异;有白昼丽日蓝天时的相同心情,有黑夜星光月影时的不同感觉;有或多或少的好奇,有时深时浅的迷茫。
那时的她也是孩子,也曾经很简单,很清纯,充满幻想,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像其他细仔儿一样,在上一辈的卵翼下,流露着自然的率真。像人的整个完整生命中,有一个很少烦恼,永远不会为明天发愁的童年。父母都是教师,母亲教小学,父亲教中学,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她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在家里的排行也不突出。
上学了,读书了。小学里,知道了除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很可信赖的人,这个人就是老师。对每一个老师,她都很敬仰,很崇拜。他们一来上课,她和她的同学们都坐得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也认认真真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们讲的课,为她和同学们打开了很多门窗,让同学们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各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