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二、观音山(第1/3页)  载入进度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音山可不是后世某女星主演的那部电影,是离基地不到一公里的一座小山,山不算太高,但树林茂密,植被丰富。

    这里在1996年公布为省第3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保存了大面积的中山苔藓长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打69。由于景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气候类型,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并有以桫椤,长蕊木兰及蜂猴为代表的国家级珍稀动物25种,珍稀植物15种。同时景区还是元江,藤条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养地。

    后世这边开发了很多公墓,每年清明时节,来往祭扫的人络绎不绝。

    观音山在明初以前称为石咀山,相传在明朝初期,滇池东岸的农民在省城铸了一尊观音铜像,他们想经过滇池水运,将这尊观音运往自己所在小城供奉。

    然而,当装载着观音的船来到石咀山附近的水面时,突然之间风雨交加,水中涌起惊涛大浪,船只能是靠岸等候了。

    风平浪静,农民们再度启锚行船时,风浪再起,出于无奈,人们只得把这尊观音铜像暂时“请“到山上的土地庙中歇息,观音像刚一落地,刚刚还是乱云飞渡c波涛滚滚的湖面,立马间变得风平浪静,晴空万里。

    这时人们才彻底明白过来:观音选中了此山,不愿再往前行!于是,人们遵崇神的意愿,在山上建了观音庙,把观音正式“请“到山上观音寺中,从这以后,此山也改叫观音山了。

    现在的观音山已经有了不少墓地,但还少有行人,今天急行军的目的地就是位于观音山上的观音庙。

    明嘉靖年间,当时有名的悟真和明全两位僧人修建了观音山的后殿,又重修了迦蓝殿,增建了圣僧殿,观音山从此有了一片三层院宇的佛寺建筑群。

    佛寺南面建有“小南海“和“普陀山“牌坊,佛寺山门前有一副石刻对联:“浩月光中,昆水静澄南海景;慈云影里,华峰叠拥普陀山。“佛寺南面侧门,镶有清道光年间丁楚玉的石刻对联:“山势飞来,看轩翥翔栖,宛似西天灵鹫;湖光俯映,任蜿延奔赴,恍兮北岭长虹。”

    登上观音山,抬头仰望,云山苍茫,天衢不远;俯身环视,蛟龙变化,渔歌四达,凭眺滇池,白帆渔舟,视线开阔,鸥鸟翔集,美不胜收。

    不过这时为了完成训练内容的大家可没有心思来欣赏沿途的风光。

    因为行进一公里左右就是蜿蜒崎岖的山路,鲁力设定的行军时间不是大家猜测的三十五分钟,而是慷慨的给了一个小时,不过大家知道,这要求比平地三十五分钟行军五公里好不到哪里去。

    从山脚开始,考验就开始了。

    鲁力选择的行军路线并不是行人走得比较多的路线,从山的南麓有一条鲜有人会走的一条崎岖的山路,基本少有平缓的路段,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攀援而上。

    幸好大家一开始就定下了男女帮扶的策略,前半段基本没有什么困难,整个队伍还保持着大致的队形,到中段出现很多需要攀援的地方时,有的地方需要两三个人协助才能让女生上去,队伍的间距渐渐拉开了。

    赵毅和韩永平在把范云飞推上云石崖之后,都累得不轻了,两人在这段连续四个需要攀援的位置已经来回上下好几趟了,看着范云飞的身影消失在崖顶的密林之后,赵毅手搭凉棚往山脚远处看了看,一屁股坐在地上。

    赵毅打开水壶大大喝了一口水:“永平,后面看不到人了,应该都上去了。”

    韩永平看了看手表:“还有二十分钟,我们来得及赶到观音庙吗?”

    赵毅喘了一口气说:“我这边只来过两次,我记得翻过这个云石崖就没什么太难走的路了,我们休息三分钟出发,以我们俩的速度应该十五分钟以内能到。”

    韩永平放心的放松了身体,斜靠在一块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