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你知道这一套房子多少钱么?好几万呢。”
陈妈是又好气又好笑,觉得现在这些孩子吧,就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钱是大水飘来的啊。
“想想我们那个年代,没吃的,在家啃树皮,什么理想,什么娱乐,哪有功夫去想这个,每天着急的就是怎么填饱肚子了。”陈妈,边说边瞪了陈晓一眼。
陈爸感慨一下,叹口气说:“是啊,那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城市刚建设,什么东西都缺,哪像现在这样顿顿大米饭,一碗棒子面我都能高兴老半天。”
叹了口气,陈爸对陈晓说:“这房子吧,要买当然也能买下,可买来做什么呢,支着底下的门面房开门做生意?”
“做生意是不可能的。”陈妈给陈晓碗里夹了块肉,接着说:“咱们家是职工,横竖饿不着,房子买了是可以,但几万块掏出来以后的日子不过了啊?放弃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起早贪黑的去倒买倒卖?傻了啊我们。”
陈妈搁那唠叨,与其说是在跟陈晓唠叨,倒不如说是在跟陈爸摊牌。
陈爸把碗筷放下,搁那无奈的说:“我也没说要买,这不是主任那里给的批示么,说是老职工能消耗就多消耗一点,都是老领导,我也不能当着面的拒绝不是。”
陈妈说:“你就是拉不下那张脸,不买就是不买。你看李哥家,燕子家,扎秀家,那拒绝的多爽快,就你,还想着要回来先组织语言。”一通鄙视。
“我告诉你,明天一早,你一准把这事给我办了。干脆的拒绝掉。”
陈晓在边上扒饭,听到这里大概也听明白意思了。
那就是老爸老妈谁都不想买呗,不是买不起,而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那么多钱,他们不想投资在房地产上面,因为,用不到啊。
也确实用不到。
“可是,我是说可是,可是假如以后这房子涨价了呢?”陈晓又插了这么一句嘴。
陈爸陈妈安静了一下,两个人的目光同时落在了陈晓的身上,紧跟着,继续夹菜吃饭。
“不可能的。”陈爸淡定如水。
陈妈扑哧一声说:“涨价?就算它涨到天了也不关你的事啊。你就好好读你的书,将来毕业进厂,自然有厂里的福利房给你。几万一套的房子只收你五六千,就算他涨价涨到天了,也就只收你这么多啊。”
这倒是实话。
这年代工人自豪,自豪的地方就在这里。只要自己所在的厂子效益好,有自己建的社区民房,就有相应的福利政策照顾本厂的职工,那不只是房子,甚至还包括一些家电。那不光是铁饭碗的概念。
冰箱,热水器,空调,彩色电视机,甚至是液化气。
1990年空调和热水器都是有的,但并不像后来那样普及。只有在效益好的厂子里,作为本厂职工,你想要,填个申请,交个几百块钱才能给自己家里装上。
虽说这一台设备顶得上几个月的工资,但毕竟是有了呀,有了热水器就用不着去挤澡堂,有了录放机,就用不着去挤录放厅。这年头做小买卖的人就算能赚钱,家里的设备也不会有工人家庭这般齐全。
陈晓家这个职工小区是烧液化气的,市里面的其他小区还在烧煤球呢c背靠大树好乘凉,在这个年代并不是没有道理。说大家伙争着头皮往厂子里挤,说姑娘家铁了心的要嫁给厂子里的职工,这确实不算夸张。
只是,过了这个阶段呢。
钞票购买力开始缩水,存折上的数字就算不动,代表的意义性质也会下滑。相反的,投资到的房产价值却开始猛增。
话说这事情上辈子有没有发生过?陈晓记不太清楚了,上辈子十八岁这会儿光是想着玩了,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追求着所谓的放飞理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