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桥位于樟木镇波曲河上方,它是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必经之道,是中尼国际公路中国国内南端的终点,也是尼泊尔通向中尼公路北端的终点,是中尼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象征。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将它称为“友谊桥”,因为它是中国与尼泊尔领土的分界线,无论是经济作用还是地理文化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据说,在西藏很多地方卖的像印度香c尼泊尔铜盘c等化妆品都是从这儿进口的。
由于筑路部队十分辛苦,在中尼公路施工期间,周总理还派电影组c总政文工团c西藏军区文工团,多次慰问筑路部队官兵。一九六四年十月一日国庆时,周总理接见国庆观礼代表时,第一句话就是大声问中尼公路的代表来了没有,可见总理是多么关心筑路部队。在c周总理的关心下,中尼公路进展很快。国内段从拉萨至聂拉木樟木公路验收为国家级良好。一九六五年六月,国外段从聂拉木樟木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全线通车,中央c国务院c中央军委还通令对中尼公路全体官兵进行集体嘉奖和表彰。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当西藏军区副司令员c中尼公路指挥长陈明义将军的小轿车从聂拉木县启程,经过聂拉木县聂拉木镇c曲乡c樟木镇一路开到我国国境南端的友谊桥上时,全线部队战士欢呼雀跃,许多人兴奋得流下了热泪,我也是泪水充满了双眼,流到面颊。是啊,多么不容易呀!我们等待的这一刻太久了,付出的太多了,高兴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万岁!中国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尼两国人民友谊万岁!”口号声c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当陈明义将军的小车停留到友谊桥东头中国一侧时,它给了世界一个最响亮的回答:中国人民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民是真心实意帮助尼泊尔人民的!
一九六四年年初,西藏军区136工兵团换工服出国,开始修筑尼泊尔境内段公路,也就是从中国友谊桥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段的114公里路(一九六三年统计),另外还包括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皇城公路,要求年底通车。
在一九六五年六月举行中尼公路的全线通车庆典上,我国驻尼泊尔大使杨素公c外交部有关人员及西藏外办负责人参加,并在友谊桥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厅中接待参加通车庆典的各国客人。我国专门举行了招待会。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极为重视,派二王(他的二弟)代表他参加通车庆典。尼泊尔政府大臣及其夫人,许多国家驻尼大使及使馆人员c外国记者c尼泊尔各界知名人士,约二百余人,由加德满都出发到达友谊桥,参加了中尼公路隆重的通车庆典和剪彩仪式。
通车典礼举行后,在尼泊尔国内及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尼泊尔青年学生和民众都很高兴,特别是尼泊尔民工,因参加修筑公路,生活得到了改善,因而对中国和中国专家都非常友好。中尼公路通车后,西藏自治区还派了三个歌舞团赴尼泊尔演出,表示祝贺。
看到中尼公路工程竣工,庆典上锣鼓喧天,人马欢腾,人们脸上喜气洋洋,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中尼公路修通后,全线一万多名官兵和民工受到中央c国务院c中央军委通令集体嘉奖,每人颁给由中央政府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制作的“修建中尼公路纪念章”一枚。工程竣工,指挥部决定全线部队放假三天,让战士们休息和放松。抬头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想起修路的日日夜夜,我心中激动不已。中尼公路的建成,凝聚着我们一万多名官兵和各族民工的汗水。
想起那些牺牲了的百名战友,我一生难以忘怀。他们像一枚枚红五角星一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在九泉之下,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