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考科考试(第1/3页)  北宋公孙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到现在,已经日趋成熟,成为寒门学子们出人头地、报效国家、实现个人价值唯一的奋斗之路,当然这条路并非好走,十年寒窗,名落孙山的人数不胜数,很多人都是为此郁郁而终,能够鱼跃龙门是少只又少,但越难就越有魅力,这次参加的人数估计超过几百号人。

    前往考场的路上,考生几乎占领了整条中央大街,有的还抱着书临时抱佛脚,有的一直念念叨叨,应该是在求神仙保佑,当然也有像公孙策和包拯这样的悠哉的人,一路人群一路风景,让他放佛看到后世国考的场景,不愧是最有生命力的传承。

    “我昨晚,去了一趟宜春院,彻底放松了,现在脑子一片空白”,考生甲无奈的说道。

    “你还好,我更惨,昨天明明和小红约好了,结果竟然睡着了,你说倒不倒霉”,考生乙反驳道,就他那小身板,估计也支撑不了几下,洗洗睡也好。

    “你们算好了,我更倒霉,昨晚逛了几家都爆满,只好回客栈秉烛夜读,今天一点精神都没有,彻底没希望了”,听到这几个哥们的谈话,公孙策像吃了只苍蝇,果然林大啥鸟都有,这些极品,这哪里来考试,分明来京城逛窑子罢了,今天总算长见识了,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还真能当圣人了都。

    考试的地点是京城翰林大院,这里能容纳一千号人进行考试,当然这些地方很多都是露天,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只能推后再考,不过在宋仁宗赵祯五年前继位后进行改造,如今基本盖起了屋顶,基本不怕风雨。

    进考场之前,就是进行搜身,除了文房四宝外,其他一律物品都禁止带入,也就是说在以下的几个时辰里,你不得小便,喝水吃东西,直到考试结束,公孙策从郝强的手里接过文房四宝,和包拯开始进入考场。

    一张张的矮书台,被抹的光亮,坐到自己所排到的座位,一切准备就绪,在钟声响三下后,开始答题

    而远在京城中央的皇宫里,赵祯正和辅政宰相寇准,本来历史上寇准在天圣元年就去世,但是现在还活得红光满面,这是公孙策所不知道的。“皇上,这次的殿试有很多有才能的考生参加,为朝廷储备更多的人才,老臣在这恭喜皇上了”,寇准摸着胡子很欣慰的说道。

    “哦,能让老太宰如此夸赞,相比他们都有过人之处,都有那些人啊”,赵祯对于这个三朝老臣还是很尊敬,而他能最后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寇准功不可没,毕竟他在宋真宗朝可是第一宰相。

    “从地方府衙传上来的批文中有三位,包拯、公孙策、谭世德,有机会进入前三名,特别是包拯,此人面如黑炭,老成正直,是个刚阿之臣,真是我大宋朝难得的苗子啊,皇上”,包拯这也符合寇准的用人标准,从“澶渊之盟”的侮辱后,他更痛恨朝廷上阿谀奉承,胆小怕死的臣子。

    “面如黑炭,这可是难得啊,那不是得叫包黑炭了,有意思,朕都想看看这位考生了”,赵祯来了兴趣,毕竟这时候他还是17岁的年轻人,而且还没有亲政,而是有刘太后垂帘听政,就是历史上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就是野史说的“狸猫换太子”的女主角,她并非是赵祯的亲娘,但是从小就领养赵祯,视如己出,感情很好,这在帝王之家实属难得。

    而以此同时,刘太后也在自己的慈宁殿里谈论这次的科举考试,不过她对面坐着的却是一位穿着华丽宫服,肌肤嫩白饱满的女人,和她有七八分相似,“媚儿啊,你究竟如何才肯出嫁,要知道你可是长公主,三十岁了,你想气死我啊,”刘太后脾气非常好,这可能和她早年太坎坷有关,后世的学者们对她评价都很高。

    “母后,我就留在你身边一直到老,不是很好吗,再说那些才子们,天天这呼者也,我看都酸死了,你要是在逼我,我就去为父皇守陵,看你心不心疼”,她就是刘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