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探花郎(第2/3页)  北宋公孙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意识到大宋现在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离别前,老宰相意味深长的话一直围绕耳边:“今后想做什么样的臣子,就有什么的结果,历朝历代,凡是想做能臣忠臣的人,都会经历很多磨难,但心里很坦荡,如果你想做这样的臣子,就要有这个心里准备,希望你好自为之”“我一定要做个对得起社稷,对得起天下百姓的父母官”,这是包拯握着朝廷的告示书而发的誓言。

    “少爷,我们的礼单收入是五百一十两,还有老爷在京药铺掌柜带来的五千两,我们这次的宴席收入总共五千五百一十两,加上我们原来的三千多两,加起来差不多一万两,”郝强在书房内向公孙策报告最近的财务情况,摆酒席还真来钱快,怪不得在后世这么热衷摆各种酒宴,想到自己发财计划,他和郝强说一下,结果他被泼了一盆冷水,“少爷,这个经商思路很好,可是如今你已经是官阶身份,我朝可是明令禁止,官员从事营商活动,这还得从长计议,可不能触犯了刑法啊”。

    公孙策才知道原来和后世一样,这时候也是禁止官员私自经商,这是避免官商勾结,或者破环社会营商环境,不过这条法令,对于朝廷宠臣重臣来说就是一纸空文,他们大多都在暗自控制或者入股的方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不然就凭每个月那点俸禄,这么可能维持奢华的生活,掩耳盗铃罢了,但是这就代表公孙策也能经商,那就大错特错,能做的前提是重臣和宠臣,公孙策如今是官场小白,自然没有这权力和威望,说白了就是他还没有资格。

    既然不能现在做,那就慢慢来吧,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升官啊,不惜一切代价的往高位爬,这是公孙策的真实想法,这就为后来和包拯产生微妙关系的根源所在。

    对于科举的前三名,按照惯例,是要受皇帝接见,公孙策对于现在的皇帝赵祯,还是挺了解,在位几十年,有一定的作为,对于他启用的名臣范仲淹进行社会改革,虽然最后失败,但也说明这位皇帝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魄力,按时间算如今宋仁宗还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很快,公孙策的愿望实现,在放榜的三天后,家里接到了圣旨,进皇宫觐见皇帝,虽然是意料中的事情,但还是把周府上下高兴坏了,主子的荣耀就是他们的荣耀,进宫面圣可有一整套的程序和礼仪,为的是避免这些首次见皇帝的学子们在圣驾前失礼,那可就麻烦了。

    皇宫,京城最核心的地方,华丽在这里几乎是最烂的形容词了,反正一路上,公孙策就像进了仙境,不要笑话他土包子,他在后世也看不少宫殿,但是跟此时的北宋皇宫一比,就差太多了,反倒是一起来的包拯好像这一切都是过往云烟,非常平静。而榜眼的谭世德,长得尖嘴猴腮,外表极其猥琐,公孙策也懒得搭理他,反正第二名都很受气就是了,所以才叫榜眼,就是遭受白眼的意思。(作者开个玩笑,千万别对着坐咯)

    三人在娘生娘气的公公们的引领下,来到了大殿,这里两边已经站满大臣,在司礼太监的传唤下,三人小心翼翼的从中间来到御驾前,跪拜在地上“草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公孙策虽然不情愿,但是形势比人强,入乡随俗吧,这个皇帝还是挺帅,不过现在还是刘太后在垂帘听政,不过今天她没来,不知道啥原因。

    “三位才子平身,朕对于你们的答卷也看了,都很好,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期望,不过朕到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包拯你先来”,坐在龙椅上的赵祯对满脸黑乎乎的包拯兴趣大一点,物以稀为贵,人也差不多。包拯出列,一身正气,话里话外大概的意思就是一句话,“为朝廷为大宋为赵家为百姓奉献自己的一生”,他的豪言壮语,得到了在场所有的喝彩,而谭世德有些尖细的嗓音,让在场的人都巴不得他不要在说话了,可伶的人,虽然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