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七章(第2/3页)  情断长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日本女人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时,章倩倩看到梁泉江心事重重的样子,立刻又对梁泉江说;“不管望海寺那边有没有情况,晚上你都到四海旅社去休息。”

    没等梁泉江答应,章倩倩又对严复开他们二人说;“晚上你们继续在老地方监视。”

    严复开二人“是”了一声,章倩倩说了声;“我走了,”就急匆匆又走到山坡上面,从哪里朝四海旅社走去。

    看到章倩倩的身影消失了,严复开对梁泉江说;“住友先生,我们分头行动吧。”

    “好吧,”梁泉江说完率先走了出来,按着昨天那个老头告诉他的方向,朝望海寺走去。

    要说这望海寺也是大有来历的,它虽然称不上是关外名剎,可也算得上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该寺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寺院处于陡壁高丘之上,隐于丛林之中,西倚高山,南俯大海,气势甚为肃然。

    整座寺院坐落于海滨浴场西侧的三道沟坡上,朝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往西去是高山,只有东面和北面两个方向的地势比较平坦,虽然树木很多,期间却也夹杂沙丘。

    寺院建成后的的功德碑上曾镌刻有这样一首五言诗:天启一颗星,深山古寺醒。云封门谢客,风鼓浪传经。晓月三分白,残灯几点青。僧家闲半日,渤海系金绳。 .

    由此可见,这座望海寺却也是渤海湾边上的一座古刹,清代以前,建寺之初,望海寺以东包括马仗房,望海寺本身及岛里在内的半岛地区,人烟极为稀少,除了少数狩猎者及当地打渔的人家之外,很少有人光顾这里,这座寺院可谓是游人稀少,僧侣罕至。

    等到大清夺得天下之后,大部分军队再无战事,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成批成批的军马被驱赶到此地放养,由此,望海寺以东就有了第一个名称——马仗房,随之而来的退役军汉及其家属,便成为这里的第一批移民和拓荒人。此后十数年间,由于清政府的一些举措及内地的灾荒所致,山东等地闯关东的人及大批流浪、逃难的人,也纷纷来此落脚谋生,形成了望海寺周围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涌入阶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从海陆两处攻占锦西,摧毁了望海寺,从此这望海寺就只有其名而没有其寺了。过了不到两年,日本人勘探到了这里的铁矿石,就在这里开办了——葫芦岛制炼所,他们从国内招来炼铁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又从当地找来了廉价的中国工人,于是,这里出现了人烟稠密的景象,一部分日本人也开始在这里居住起来,这里的日式建筑也就多了起来。

    昨天,那个老头把梁泉江引进去的就是个典型的日本民居,后来菊子也已经公开告诉他了,在他们之前,那座房屋是个日本工程师的住所,这一切都能说明什么呢?梁泉江还是在不停地思考着。

    说句实话,梁泉江在和章倩倩研究葫芦岛周边的地形时,虽然想到了这里会有很多日本人居住,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遇到像菊子这样的日本女人。还有,章倩倩让自己晚上到四海旅社去住,她会有些什么发现呢,她会和自己说些什么呢,她会问自己哪些问题呢,自己该怎样回答呢?

    在去望海寺的路上,梁泉江无暇顾及周边的环境和景观,他只是一个劲的想着这些事情,从望海寺的过去他想到了现在,从菊子他想到了章倩倩,就这样走着想着,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梁泉江感觉走起来好像很吃力,于是,他只好剪断纷繁的思绪,抬头看了看,他这才发现,身边已经不是光秃秃裸露着岩石的山坡了,此刻他正走在茂密的树木之中,脚下是一条人工开凿的石板路,他顺着石板路又朝前面走了一段,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依着山势,出现了一片空地,空地上杂草丛生,树木倒伏,杂草里面开着粉色的,黄色的,和紫色的山花。

    梁泉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