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一二章(第2/3页)  情断长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现在的粮食价儿真没地方看去,昨天我货栈里就花四块五毛钱一斤进的大豆,粮食买卖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只顾着抽烟的车春华,见他姐夫说话了,就看着孙满仓媳妇问道;“嫂子,你说多少钱一斤卖。”

    孙满仓媳妇也不客气,张嘴就说;“我家的高粱可是好货色,咋说也得一块六毛钱一斤。”

    赵德珍见孙家开出了新价格,忙着回答说;“嫂子,你看能不能一块三毛钱一斤,我们还得雇车运回去,回去后还得去火磨厂磨米,这些开销也不少,你说我们回去要是卖贵了吧可就没有人买了。”

    韩保信见赵德珍开口往下压价了,就对着李大力问道;“大哥,你知道行情,现在在你们这儿磨米一斤要多少加工费?”

    李大力回答说;“去火磨厂磨米是越多越便宜,你要是超过十吨就是五分钱一斤,要我看你这五千来斤高粱少说人家也得按着一毛钱一斤收你的加工费,”

    听李大力这么一说,韩保信又对孙满仓说;“你看这样行不,我们就按一块四一斤收你的红高粱。”

    孙满仓见对方给他每斤涨了一毛钱,就看看他媳妇,他媳妇晃晃头说;“不行,少说也得一块五,这我还是看在大姐夫的面子上。”

    赵德珍说;“嫂子,我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一块四我们已经给上价了,我看就这么办吧?”

    这时候,李大力又接过来说;“一头是我朋友,一头又是我亲戚,这让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谈价,要不我看这样吧,你们双方都各让一步,你也别说一块五,他也别说一块四,就一块四毛五分钱一斤,你们看行不行?”

    李大力这个折衷的提议,很有一些不偏不倚的做法,韩保信和赵德珍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先开口说行还是不行,因为他们二人不知道孙满仓媳妇那头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所以,他们想让孙满仓媳妇先说话,孙满仓媳妇看见韩保信和赵德珍没有先开口表态,自己就先点头说;“行,大姐夫说话了,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到前面,就这个价了,不能在变了。”

    这时候,赵德珍又看看韩保信,韩保信也看看赵德珍,两个人都点了下头,心里觉得价格还行,至少比在长春买高粱米一斤要贱将近一块钱,去了运费和加工费,一斤也能贱五角钱左右,这说明他们这趟没有白来。

    韩保信和赵德珍互相递了个眼色以后,都点点头,李大力说;“好,那咱们就先交钱然后装粮食,争取上午把事情办完了。”

    李大力的话音落地,赵德珍就说;“我们先看看粮食。”

    说着话他和韩保信就朝外面走,孙满仓和媳妇领着大家来到了专门存放粮食的东下屋,指着码好的粮食垛说;“这一麻袋高粱是一百八十斤,一共是三十袋子,应该是五千四百斤红高粱,你们看看还用不用过秤,重新称一遍”

    这边孙满仓说完话就从上面拿下来一麻袋高粱,放到了地上,打开已经系好的麻袋口,大家围上去看了起来,赵德珍和李大力从麻袋里抓起一把高粱,然后又拿出一颗高粱粒放到嘴里嚼了嚼,他们感觉高粱很成实,赵德珍就说;“我看这样,咱们现在就装车,然后到磨米厂去过称,我们先把钱放到这儿,到时候多退少补。”

    孙满仓媳妇说;“我们家的牲口不在家,要不我去屯子里雇两辆去。”

    站在后边的车春华这时候说;“雇啥雇,我把我家的大车赶来就得了。”

    李大力说;“一辆马车装不下,还得张罗一辆。”

    孙满仓说;“要不我去我老丈人家把牲口取回来?”

    他媳妇立刻接过来说;“那得啥时候,你回来天也就黑了。”

    听那话的意思好像他老丈人家离这里还挺远,这时候车春华又说话了,我再去我老丈人家,让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