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一三章(第2/3页)  情断长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县划归吉林省。

    而李大力他们要去的火磨厂是在公主岭街边子上,其实,公主岭这个地方的人口和物产原来都没有怀德那么兴旺,直到沙俄在东北境内修建中东铁路,从长春起到公主岭是第三站,那时候因铁路而起管这个地方叫三站,小鬼子侵占东北后,才又把这个地方改称公主岭。

    可是,一些不熟悉历史沿革的人却往往弄混了这些,刚才问车春华是不是去怀德镇的那个年轻人,虽然没有引起赶车的车春华的的注意,却引起了李大力的好奇,他问他小舅子车春华;“这个人是本屯子的嘛?”

    车春华说;“是老袁家来的亲戚,在他们家住了好长时间了。”

    李大力又问;“老袁家是干啥的?”

    车春华说;“弄不明白他们家是咋回事,单说他们家袁老五吧,农忙时也种地,可是有时候说没影就没影了。”

    李大力接着问;“他们俩到底是啥关系?”

    车春华说;“听袁老五说,他们是姑表亲,可是,屯子里有好信的问过他们家孩子,他们家孩子说,过去不认识他。”

    李大力问;“那个人姓啥?”

    车春华说;“好像是姓封,挺少有的一个姓。”

    韩保信见李大力对那个人很感兴趣,突然想起来,东北乡下土匪多,而这些土匪还有些就隐藏在民间,看似居无定所,等到他们不抢不夺,不杀人放火的时候,回到家里谁也看不出来是咋回事,于是,他就看了看和他紧挨着坐在麻袋包上的李大力说;“我这次出来,多少有点准备。”

    李大力听到韩保信说的话以后,也看了看韩保信,然后低头一笑,小声对韩保信说;“没事,我把你们送到快进长春时再走。”

    李大力在给韩保信吃定心丸,韩保信却好像没有太在意的样子,就这样,他们坐在马车,将近晌午十分到了火磨厂,他们把两辆马车直接赶进了厂子里,找到管事的,先检斤过称,结果过完称以后分量真就是一点也不差。不过,管事的却告诉他们火磨很忙,要到下午才能轮到他们,这时候,韩保信上前问了一句;“一下午能磨完吗?”

    管事的回答;“你这点粮食真要磨起来快,可就是得排队,争取下午给你们排上号,只要排上号,赶天黑就能给你们磨出来。”

    这时候,赵德珍对大家伙说;“反正粮食也卸完了,我们找个地方先填饱肚子再说;”

    韩保信也接过去说;“走,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再过来。”

    韩保信说完话,车春华和他小舅子赶起已经卸空了的两挂大马车,上面坐着他们几个人出了磨米厂,来到大街上,车春华摇晃着鞭子赶着马车,没走出多远,韩保信在马车上就看到了一家挂着两个酒幌的饭店,他就对李大力说;“我们就在这里吃晌午饭吧。”

    李大力点点头,两个车老板子吆喝住牲口,把马车停到了紧靠饭店窗户前的空地上,车春华和他小舅子先把喂牲口的料口袋拿下来,又拿下喂牲口的槽子,喂好牲口后,才进到饭店里面,这时候,李大力已经点好了菜,韩保信让伙计先把烧酒烫上了四壶,不一会儿的工夫,伙计端上来一盆猪肉炖粉条,紧接着又端上来大拉皮和回勺肉、尖椒炒干豆腐、麻辣豆腐、红烧土豆等八道菜,菜上齐后,韩保信问赵德珍;“大哥,你先张罗还是我先张罗。”

    赵德珍说;“我不会喝酒,你张罗吧。”

    韩保信说;“我平时也不喝酒,你是大哥你先张罗吧。”

    李大力见他们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的,有点费功夫,忍不住说到;“我看这样,你们两个谁年岁大谁张罗。”

    赵德珍闻听后,只好举起酒盅说;“那我就张罗一盅酒,首先感谢李大哥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也谢谢车老弟和另外两个老弟,我更佩服孙大哥,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