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二章介华寻回勇猛牙狼名士为情归隐山林(第2/3页)  月语阑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还是要尊卑有序的。”

    吃完饭后,甘介华问起宋父为何会单门独户住在这深山之中。宋父就讲自己的身世一一告诉甘介华。

    宋父名叫宋香生,出生于永宁国西普卫一个地方小吏家庭,母亲早年是宋家主母的陪嫁丫鬟,宋香生乃是庶出之子。主母去世后,父亲续弦,母子便是一直受到宋家续妻的欺凌,一直不顺。身份尴尬,机遇颇苦。但却天可怜见,宋香生生来却是个罕见的天才。五岁便能吟诗作赋,博闻强识,过目不忘。年仅七岁,便是阅遍了宋家所有藏书,让人不得不连连称奇。但宋香生这份天才,并没有为母子俩在宋家的遭遇带来哪怕一丝的改善。

    原因很简单,虽然宋家是官吏之家,但历代皆以务农为主业,直至其父这一代才捐了个地方小吏来做。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所以宋香生虽然喜欢读书,但其父认为读书毫无用处,所以越发的受人排斥。在宋香生十岁那年,母亲因为宋家续母的排挤,以及生父的薄情,终于是不耐病苦,郁郁而亡。当时年仅十岁,还只是个孩子的宋香生在安葬好了母亲之后,毅然离开宋家,孤身一人外出闯荡。

    离开家后,宋香生一路靠帮人代写书信为生。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被回乡探亲的太学院帝师宏玉秋偶然发现,并以惊人的才华让其收为义子。宏玉秋将宋香生带入王都,进入太学学习。宋香生进入太学后,犹鱼如得水,除了听帝师课的时间,便一心将自己埋在太学的藏书阁里。五年时间,宋香生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阅尽藏书阁二十万卷书。

    宋香生每天都在藏书阁渡过,不仅学习诗词赋c天文地理,就连琴棋书画等书籍,他都是全面博览,因此很快成为太学最富才名的天才学生。

    义父宏玉秋告诉他: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宋香生十五岁从太学出来后,毅然选择了外出远游。

    宋香生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几乎是游遍上古五国的大部分州郡。每到一处,他必然拜访当地名士,瞻仰先贤,搜罗古籍,学习当地先进文化。十年远游而归,宋香生二十五岁,正当年轻气盛时刻,本以为归来之后,一定能为永宁的强盛成就一番风云事业。

    但谁都没有料到,结局却不尽人意。

    当筹措满志的宋香生被帝师宏玉秋举荐给永宁王姜离子。姜离子也非常欣赏宋香生的才华,便委任他为永宁国的施礼卿。

    宏玉秋有一个女儿宏凝烟,不仅颇有才华,而且长得倾国倾城。早就令国王姜离子垂涎三尺,几次试探宏玉秋的意思,都被宏玉秋以凝烟年方十五,年龄尚小为由谢绝。

    当才华横溢的宋香生出现在帝师府后,宏凝烟只一初见,便芳心暗许。待相熟后,便时常向义兄请教自己对各类书籍学习中的疑问。一来二去,宋香生发现宏凝烟不仅貌美,而且与自己趣味十分相投。

    两人互生情愫后,如胶似漆,日日相见,不见如隔三秋。

    宋香生对永宁国的发展提出了不少的改革意见,通过姜离子颁照实施后,确实成效显著。

    宏玉秋也为培养出如此国家栋梁之才而满心欢喜。

    宋香生的才华得到认可后,觉得自己人生价值终于得到展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为永宁的富强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宏凝烟与宋香生情已至深,便觉彼此今生今世非君不嫁,非卿不娶。

    宋香生便想将二人的感情向义父阐明。

    一日,宋香生散朝后便追上义父,称要到帝师府蹭饭。宏玉秋便邀他一道回府。宋香生对义父道:“义父,香生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老可应允?”

    宏玉秋道:“有什么话直接讲就是聊,什么相求不相求?这样说就显得见外了?”

    宋香生便把自己与宏凝烟相互喜欢的事向义父作了禀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