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模拟推理(1)(第1/2页)  国际大侦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局里,杨晨迫不及待地问李飞;“你怎么这样肯定吴老解开了画中秘密呢?”

    “有这样几个迹象——”李飞说,“从一大堆照片中得知,吴老正在关注这个谜;从他女儿观察父亲的反常行为中得知,吴老正在破解这个谜;从吴妈叙述老伴的喜形于色中得知,吴老已经破解了这个谜;从吴老在鉴定会上关于画中秘密的发言得知,吴老在保守这个谜。更重要的是,从吴老的死推测,有人想独吞这个谜。”

    “哦,是这样。你观察的太细致了,真不愧为......”

    杨晨正要说什么,李飞枪过了话头:“老同学还说什么题外话,我们还是进一步研究一下案情吧。”

    “既然吴老已经破解了画中的秘密,他为什么不公开呢?”杨晨有点不解。

    “原因应该有两点,一是秘密应该归收藏者所有,而且收藏者最后说了一句‘这就拜托您了’,这本身就是双方的一个保密约定;二是你想秘密能马上公开吗?公开的话早把相关的地方掘地三尺了。”

    “哦,也是。自藏宝者在电视节目上宣布画中有秘密后,有报道说,武侯祠、关帝庙、三义庙等,近来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武侯祠‘惠墓’,刀砍斧凿的痕迹明显多于以往。景区只好进一步加强戒备,才避免损害进一步升级。”杨晨想起了今天早上局长给他传递的信息。

    “关于杨老的死,我们能不能模拟推理一下?”杨晨问李飞。

    “可以啊。”李飞说,“我们先从三种情形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形:凶手为持宝人。当吴老不但鉴定出画是唐寅的真迹,而且还破译了画中的密码后,持宝人十分震惊。但他以适当的时候把秘密献给国家为理由,和吴老定下了了保密协议。

    其实这秘密本来就属于他的,但秘密背后的东西却不一定属于他的,这一点持宝人十分清楚。也许他一开始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人是经不住诱惑的。当秘密被破解的一瞬间,一个改变他初衷的决定便随之产生了,那就是不论管秘密背后的东西是什么?他都要占为己有。

    于是,一个罪恶的念头产生了。他在等,等吴老在拍卖鉴定会上确定了古画是真品后,就可以下手让吴老封口。

    鉴定会的第二天凌晨,他早早地就隐藏在暗处,看到吴老走出院门向巷口走来,持宝者迎了上去,从背后把吴老狠狠地推在墙上,看到吴老头部受到重创,他迅速地逃离了现场。

    “他怎么知道吴老凌晨会出来锻炼呢?”杨晨提出了质疑。

    “他不是和吴老相处了两天吗?这两天完全有机会探询到吴老的生活习惯。”

    “哦,那第二种情形呢?”

    李飞略思考了一下。

    第二种情形,凶手为鉴宝人。当吴老在拍卖鉴定会上说出和绝大部分人意见不同的评语时,早已触动了一些人的的底线和利益。他们认为潜规则再一次遭到破坏,这简直使他们无地自容。

    几位鉴宝人在电视台和拍卖会上,连续两次都给了桃园初遇不利的评价,这只能说明他们被共同拴在一个利益链上,有些时候不得不违背职业操守,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当然这种潜规则不是每次都得遵守,这样的话,公平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这要看商家的态度和隐藏在背后的互动利益。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确实鉴定水平低,滥竽充数,把好作品看成是伪劣产品。

    像吴老这样的大师,以上两种情况都应该排除在外,他是不会违背原则的。这样,在一些场合上就和潜规则发生了冲突,他那权威性的发言,往往会把一些鉴定家推上尴尬的境地。

    于是,一些人想让吴老住口,开始策划一个阴谋。他们对吴老的生活习性应当有所了解,所以他们可以雇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