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奖励(第3/13页)  永不熄灭的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但扫除了文盲,而且还自己抄了一本课本。这你留着,以后可是无价之宝。等你老了,看看你自己抄的课本,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等你有了孙子孙女了,给他们看看,那该多自豪啊!”

    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在大家的刻苦学习中,很快就过去了。晚上,高志远回到家中,照样先写完日记,又看了会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边读一边记,他这次是细致地读的,记了详细的笔记。快到十一点时,他上炕睡觉。躺在炕上,却睡不着,有件事老在脑海里转。因为,即将来到新年了,他计算一下,社员已学八百多字,虽一边学习一边复习,但以前学的也会忘的,所以,他想年底再考一次试,看看大家掌握到什么程度。可他没想好,用什么方式,还是比赛的形式,奖励前三名,为免太俗套,怕提不起大家的兴趣,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考一次试,没完成任务的,白天办班,进行补课。……可又一想,现在大家都学习得很积极,再办班是不是太没有人情了?如果因此而损伤了一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以后反而会不好好学习,不就适得其反了吗?这法儿不可取。可有的如果不努力,完不成任务,那又该怎么办呢?还应该以鼓励为主,社员们学习都很努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可如何鼓励呢?……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最后,他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韩文义来了,他说:“我表妹来了,把借去的书读完了,还回来,再借两本。还有巧芝也要借本书看。”

    高志远说:“你自己找吧,她们喜欢看什么书你就给她们拿。”

    韩文义把书箱里的书一本本地拿出来,翻看着,又向高志远问道:“你说,我该给巧芝找本什么书呢?”

    高志远说:“她如果爱读武打的,你就给她找《林海雪原》或《水浒》,她如喜欢革命故事,你就给她找《青春之歌》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韩文义说:“好,我给她拿《青春之歌》看看,让她学学林道静的坚强勇敢。”

    高志远笑着说:“你可谓用心良苦啊!”

    韩文义也笑着:“不用心良苦不行啊!”说着,又给他表妹找了两本,有些惋惜地说,“你这书还是少,不够看的。”

    高志远也立即感慨地说:“是啊,农村要有个图书馆就好了,青年人就可以可劲借书读了。我发现进入冬闲,小年青的除了早晨捡趟粪晚上背趟柴禾外,就是玩扑克,多无聊啊!”

    韩文义说道:“小年青的都玩习惯了,有图书馆他也不一定看书。你这不有书吗,而且随便借,也赶上图书馆了,他们怎么不来借呢?”

    高志远说道:“我发现我的书不合他们的口味,你没看吗,潘木匠大叔、程凤荣都那么爱看闲书,可也没来借啊。”

    韩文义立即说:“你说得也对,他们爱看《岳飞传》、《杨家将》、《包公案》这类的书,对新书他们看不下去。”

    高志远忽然想到昨夜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何进行一次考试激发社员们更大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可以订个标准,如考试分数订在80分,考试如果超过80分,就可以奖励一本图书。这样,很多社员就会更加努力,争取达到80分,既学得了字,又得了奖,一举两得。而且,80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分数,努努力,很多人都能达到。可是如果人多了,生产队能给奖励吗?他按上次考试成绩算了算,超80分的是40人,如果40人获奖,每本书按二、三元钱算,就是一百多元钱,这对生产队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可程队长说过,只要是对扫盲有利的,生产队都支持。如果真奖励了四十多本书,那不就是个小型的图书馆了吗?他为这一突发奇想而高兴,便向韩文义说了自己的想法。

    韩文义听了也很高兴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