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第2/3页)  红楼之母慈子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期间府里的事务也由她做主。”又让得用的管事婆子将府库的钥匙等东西送过去,人也一并留下听她使唤。

    果然,稍后圣旨下达,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皇帝恩旨,凡产育妇女,七十以上老人可免。史夫人在其中,但贾太君不在其内,守灵二十七日,每日戊正才得回,哭灵守灵,极耗精力,且贾太君年事已高,每日回来不过问上两句就歇息了。守灵后又随灵前往皇陵,来回十几日,前后总共差不多一个半月。

    此时史夫人已经出了月子,大哥儿也快两个月了,被史夫人养的白白胖胖,脱去了出生时的样子,煞是可爱。那日,见到被送回的大哥儿,虽人前依然笑着,但人后史夫人还是抱着孩子哭了一场,将孩子送走前,史夫人也不是时时得见,她坐月子,屋里空气浑浊不让见风,怕熏着孩子,只让奶娘带来看上两眼就抱回厢房去。是以史夫人觉得自己能挺得住,但孩子被抱出院了,她就感觉心里空涝涝的,晚上就越发的想他,不知他吃了奶没,睡没睡,越想这些就越难受,又不敢出声,就偷偷的掉眼泪。后来她想了想,觉着是因为孩子在的时候,虽然不在眼前,但明白的知道他就在厢房,想见了,让人抱来就行,从屋里就能隐约听到他的哭声,心里自然是有底的。

    史夫人想着大概婆婆送灵的这些日子就是她仅有的养育大哥儿的时间了,于是更加珍惜,月子里时时过问,出了月子更是恨不得时时得见。更在管家的忙碌中抽出时间给他作了虎头帽虎头鞋,看着孩子一日不同于前一日,她不想将孩子送去婆婆那里,可又有谁会帮她呢?她无力反抗。

    不想贾太君回来后就病了,皇上派来的御医说是劳累后引发了风寒入体,幸好御医医术高明,可即使是这样贾太君也病了一月,在她病好后史夫人正提心吊胆的等待贾太君提起孩子的事时,又发生了一件事。

    “给公公上茶,公公上坐,不知圣上传家母进宫所为何事?”代善一边请传旨的太监坐下一边悄悄将荷包塞进太监手里。那太监捏了捏扁扁的荷包,笑容更加灿烂,小声的说:“不敢不敢,圣上请老封君是为了皇后娘娘,据说娘娘这胎不太好。”“请公公稍坐,待我请母亲出来。”说完让下人好生招待,自己去后面与父母说话。却说为何皇上让贾太君进宫,原来这皇上并不是前文薨了的太后的儿子,而是先皇原配难产留下的,当时正值战乱,荣国公贾源跟随先皇一起打天下,乃是他的心腹。先皇原配只留下了皇上,物资贫乏,又有众多敌人想要谋害这个先皇当时唯一的儿子,恰巧贾源妻子不久前生下了一个女儿,于是皇帝被托付给了当时不过十七岁的贾太君,留在了后方。

    贾太君奶水不足,只得尽力供养皇上,让自己的女儿多喝些米汤充饥,可怜那女孩比皇上大近两月竟与皇上一般大小。一次,贾太君这些军队家属被围困在城内,弹尽粮绝,城内异子而食,贾太君费尽心思也只保下了皇上,那女孩缺衣少粮又生了病,最后夭折了。后来贾太君一直将皇上养到了十几岁,直到先皇登基才回宫。因着这些渊源,之后贾家在夺嫡中一直支持皇上,乃是皇帝的铁杆支持者。皇上更是与贾太君亲近,年节生日诸多赏赐,更是多次称呼其为吾家老人。

    太后并不是突然去世,之前还病了些日子。皇上虽与太后不亲近,但皇后身为儿媳却不能不做表率,于是领着后宫诸人在太后宫中侍疾,劳累过度晕倒后才查出有孕。没两天太后就去了,经过了这一个半月的折腾,虽有诸位御医诊治,又小心保养,可皇后毕竟已经三十有余,到现在已落了两次红了。如今皇后家族没有亲近的女性长辈,宗室里也没有信任的老人,皇上就想到了贾太君,下了旨意,接贾太君入宫助皇后安胎。

    圣喻既已下达,自是没什么可分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