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第十三章(第2/3页)  红楼之母慈子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乡丁忧。

    刘先生名谨,字慎之。今年也快四十了,近三十岁时考取了进士,虽不能与师兄相较,但也算是年少有为。只是性格颇为固执,有些过于正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与同僚关系很僵。好在其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适合做官,就辞官回来在书院做了先生。

    至于这男子姓楚名旸,字元晦。乃是邓渊的关门弟子,年仅十六就考取了头名解元,当时风头一时无两。本想积淀三年再去京城,没想到父母接连生病去世,错过了三次会试,好在之前娶了妻子,不至于成为大龄青年。如今出了孝,就搬到了书院周围,每日到书院接受老师的辅导,准备参加后年的会试。

    楚旸知道自家师兄认为自己的爱好是玩物丧志,但自己就是喜欢淘弄古董,也不做辩解。“话说这的确是需要些天赋,我刚才遇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孩,才六七岁,只看看就知道我那东西是假的,说的头头是道,与我去鉴宝时听到的也差不多了。”说着摇摇头,“我就不行了,话说倒可以收个像那孩子那样的弟子,以后给我掌眼。”

    刘先生听到穿着红衣服就知道大概是谁了,毕竟整个书院里穿红衣的没几个,今天又刚见过,又听六七岁,就确定是贾赦了。他也不惊讶,只觉得勋贵出身,对这些外物有天赋。

    只是当楚旸说出弟子之语时,刘先生一个激灵,如临大敌。“你不要打这样的主意,他是勋贵出身,家里又有权势,以后你再被人说是攀附权贵。”

    “原来是他啊,我和他说话时都没来的及问他名字。”楚旸又说道,“收他为弟子怎么就是攀附权贵呢?这次老师给陈师兄推荐的弟子不也是父亲身居高位,更别说还是世家大族出身了。”

    “那怎么一样,老师推荐的是自家侄孙,父亲是二甲进士。”刘先生刚才的话一出口就知自己反应有些大了,师弟只是说说,也许根本就没有收弟子的意思,别自己几句话反而弄巧成拙,于是急忙转移话题。“快些走吧,别让老师他们等急了。”说着,率先快步向前走去。

    楚旸也没拆穿师兄的意思,配合着加快了脚步。他很清楚为何师兄反应那么大,一来师兄在做官时曾与勋贵的纨绔子弟发生过冲突,据说吃了大亏,之后本来对勋贵不太好的印象就发展成了偏见。二来贾赦进书院是走的后门,而且不是专门招收这些子弟的附属在书院的外院,是走的推荐入学的正式学生。

    崇雅书院每位先生都有一个推荐名额,是在招生日子之外由书院先生推荐学生进入书院,名额很少。这次贾赦入学,老师本来想自己推荐贾赦,但师兄将这事揽了过来,估计是怕贾赦太差,拖累老师的名声。

    这推荐名额本来就是书院给先生们的福利,让他们照顾自己子侄或是亲朋故交之子。只是一开始时推荐来的学生不是天才也是出类拔萃的,先生们之间互相攀比,久而久之偏差一些的都不敢推荐了。如今贾赦一入学,这潜规则就被打破了,以后推荐的学生怕是会有很多如贾赦一般的,再加上本来就有偏见,也难怪师兄反应这么大。

    不过他们师兄弟三人都很理解老师的做法,邓家现在最出息的就是邓亨,其他在朝的人都在四品以下。老师很信任他们,所以此次邓亨在扬州要做什么还有代善是干什么的他们也略知一二。这事做好了会收获皇上的器重,对邓家对他们都有好处,做不好,同样也坏处多多。

    代善负责辅助,还负责保护邓亨。老师虽然将族长之位让给了儿子,但如今这情况别说收贾赦入学,就是让他们其中一个收贾赦入门,怕是老师和他们也会考虑一下。

    这种事情不过是互惠互利,就是这次老师将侄孙推荐给陈师兄做弟子的事,也是如此。陈师兄是农家子,能考取功名老师的帮助非常大,就是做到现在的官位,也不乏邓家的扶持。现在也到了他回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