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麻烦问题(第1/2页)  田野花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晚安!”陈文听得心痒痒的,不过想想她哈欠连天的疲惫,天人交战了半晌还是咬牙忍了。  “晚安!”隔着薄薄的门板,赵琳仙的声音是那么的柔美。  忐忑不安的一夜,她还没心理准备面对,陈文的退让她松了一口大气,这个男人的体贴也让她控制不住的感动。  轻轻的为她关上了房门,回到了安蕾的房间往大床上一躺陈文长叹了一声,奶奶的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更进一步却放弃了,果然自己是心肠硬不起来的那种人。  那里硬,心肠却软,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色狼,只能说性格使然陈文也是无奈。  闲来无事,陈文坐在床头开始整理起了自己的资料和计划书。  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今天查看了一下建设的进度,陈文在琢磨自己还有哪方面没赶上进度。  竹林和山地那边,种植和放养的事现在都是赵琳仙在管,那边的效果和利用率比陈文预想的好。  赵琳仙虽然是师范学院毕业的,不过在这方面有经验,加上她雇的那些人肯出谋划策,效果之好倒是让陈文有些意外。  山地的面积比较大,开垦出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这事暂时是急不得。  放养这些鸡可以清掉草皮,这也得有时间来等,主要竹林那边的种植顺利的话其他就不用担心了。  水库那边就是水鸭,咸鸭蛋作为旅游项目,这点上陈文已经谋划好了暂时没其他问题。  另一个主打的就是水库鱼,里头有玩票性的一些鱼苗了,都是草鱼和胖头鱼。  数量是少得可怜,说难听点哑叔他们都觉得糟蹋了这么大的地方,所以还得选择一些品种继续投放。  水产养殖是一个怪圈,其实淡水的养殖有很多已经成形的模式可以参考借鉴,但又有不少细腻的地方值得修改一下。  很多已经成功的养殖模式可以借鉴,选择一到两个鱼总的情况下产量可以很高,追求纯粹的经济效应这是最好的办法。  陈文完全可以照搬别人的经验,但这样的养殖会出现一个水污染的问题,追求经济最大化那是一般养殖户的心理。  但那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规模,这个水库的面积确实太小了,不适合别人那种大规模的模式。  陈文之所以把项目搞那么杂,就是不想做大了任何一个养殖或种植的规模,按长远发展而言这个生态农庄应该是综合性的。  否则一个水生病害,一个禽流感灾情,一下就可以让整个产业覆灭。  家财万惯,带毛的不算,这是农业上不可避免的一个天灾。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筐里,这是陈文最早考虑到的一个隐患,所以一个循环性的生态山庄应该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在必要的时候抛弃某一些也不会影响到运营。  那种地方性引导项目,合作社式产品才需要数量的产出,因为他们必须作为支柱产业的代表。  这不是陈文现在需要的,就现在而言水库养殖这块是陈文比较头疼的。  陈文要做的是生态山庄,不是单纯的水产养殖户,所以之前已经拜托一个现在在搞水产科技的同学帮自己做这方面的计划。  人家公司的人来了,查看了水库的水质,深度和流水情况后做出了总结。  水库的水质是不错,不过水深的深浅差别有些大而且水库的面积太小,单一品种的数量产出其实也不合适。  可以考虑四大家鱼一起养,不过鲫鱼要本地的品种,加上华子鱼和其他偏门的鱼类,各种杂鱼一起混养是最好的。  甚至是清道夫,加上一点水草的话,可以保证水质的质量稳定。  要搞农业生态,以生态旅游为最终目的的话,就不能追求某一种鱼类标志性的产出量。  全国各地的农家乐层出不穷,水库也多如牛毛,大多水库是以鱼的产量来作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水体已经有些污染了。  按照陈文的经营模式,这种养殖方法就不可取,要追求的是怎么满足消费者对这个环境的要求。  混养是最合适的,产量平均不说,在经营中也可以卖出高价,这是区别于其他大形水库的一大特点。  现在鱼苗还没来,主要是一些冷门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