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事过境迁(第1/2页)  田野花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文牵着她走出水吧,一些小男生眼都绿了,肯定心里都在骂陈文这绝对是老牛吃嫩草,肯定是那种该天打雷劈的富二代。  时间已经七点了,华灯初上正好避过了最堵的时间段,当然交通也是缓慢得很。  赵雪真吃饭不挑食,也没什么忌口的,按理说两人在一起该烛光晚餐,怎么着也得有点约会的气氛。  小女孩一般都喜欢这套路,赵雪真虽然比较乖巧懂事,但想来也会有<u>一颗</u>粉红色的少女心。  实验高中附近就有吃牛排的地方,不过是那种团购活动,一份三四十那种,环境其实就和<u>快餐店</u>一样杂乱。  各种团购活动,优惠,用的也是普通的牛肉,其实就是吃个刀叉和铁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好牛排。  陈文已经定好了一家餐厅,这家西餐厅其实是老店在省城的口碑算是不错,之前是单身狗也没去吃过,这次正好带赵雪真过去吃吃看。  打车二十分钟的路程,在车行缓慢的情况下不算久。  陈文是暗里庆幸,这个点没堵车就算祖宗显灵了,真堵起来的话绝对能堵得你怀疑人生。  到了地方,赵雪真一看有点发怯:“文哥,来这种地方干嘛,我吃不惯。”  凭心而论,这个商场的装修是可以,位于三层的西餐厅包下了半层,装修上更是奢华得很,一眼看过去就透着一个贵字。  以前的话,在这吃顿饭是可以吹牛逼的事,陈文读高中时这家餐厅已经名声在外了。  甚至陈文小的时候,这里的环境还算简陋,但却是省城的人趋之若骛的西餐厅,就算桌挤桌的依旧人满为患。  不知道哪来的外国人主厨,时不时找几个外国人吹萨克斯,在那个年头是何等有情调的事。  不过现在国人的思想开始觉悟,没之前那么崇洋媚外,也不觉得只要是外来的和尚就会念经,开始注重一些本土化传统化的东西。  以前电视上的广告,明明本土的东西,找个外国人说蹩脚的中文,就好像这东西多高端一样会受到民众盲目的追捧。  一些工厂也会去欧美的小岛国注册品牌,生产还是在国内,冒充假洋鬼子敛财,不过以前的人就是吃这一套确实好用。  只能说过去钱多不多不说,但就是人傻,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外国的东西就是好,这套路特别的吃香。  现在就不行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认识开始有了质的提升。  什么法式大餐吹得天花乱坠其实不稀奇,来来去去就那些东西,正宗的口味其实国人不太适应。  而且国内有的是那种顶尖的名厨,很多传统名菜因为工艺复杂而且成本高昂,五星级酒店的中餐馆都不敢搬上餐牌。  葱烧海参算是招牌菜了,其实工艺简单只有火候是最大的秘密,除非顶级名厨出手否则就是一道普通菜。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穷奢极侈的好菜,顺德大厨开始受到了国人的重视,比如菊花水蛇羹,十宝葫芦鸭之类的名菜也被挖掘出来。  现在受追捧的是真正有传承,有手艺的那些私房菜,这些已经如雨后春笋一样开始冒芽也茁壮的发展起来。  真正的有钱人也不喜欢大鱼大肉,喜欢上了素食,现在追求的是比较有本土滋味但又不为人知的一些真正名菜。  注重养生的现在,农家乐受到了追捧,这是普通民钟的追求。  而一些传统的东西也随着人们的认识地位水涨船高,真正的有钱人品味提高了,也不是爆发户了,更懂得什么样的味道才是值得花钱去追求的。  “没事,这很便宜的。”陈文牵紧了她的手,带着有些忐忑不安的她往里走。  陈文说的也不假,以前这里是门庭若市,碰上饭点的话排队排成了长龙,但现在这副景象已经不复了。  这里的售价低了,基本比不上那些真正厉害的私房菜馆,对于陈文而言这是很明显的时代改变。  以前这里价格昂贵,人们还趋之若骛,但现在这一套行不通了。  餐厅里还有不少怀旧的人,陈文走进去侍者立刻迎了出来,报出了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