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叫花子堵门(第1/2页)  锦色治(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爷,小姐昨日感觉头痛,我陪小姐去了一趟唐氏医馆!”趁着谭须年高兴,我赶紧提起话头。

    成碧小姐立刻接着说道:“是啊,爹爹。女儿昨日去医馆去问了病情,见那医馆之中秩序井然,百姓们对唐大夫的医术无不交口称赞。女儿想,像唐及先生这样的医术仁心,郸城府百姓都交口称赞,爹爹定当多多弘扬才是!”

    谭须年拈起稀疏的胡须郑重地点点头:“唐家世代在此地行医,的确是有大功德!本府十分欣赏唐家之作为,为官者当造福一方,为医者当治病救人嘛!”

    谈到治下的唐家,谭须年略微打起了官腔。

    老爷似乎对唐家的兴趣不大,我必须暗中加把劲。等他爷的话音落下,便接着说:“老爷,锦心听说皇宫里有专门的御医和专门负责采购药材的部门,可是真有?”

    谭须年诧异地望着我,回答:“皇宫里自然是有专属的御医和用药制度,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我郑重其事地建议道:“锦心是觉得,既然皇宫里有专为皇上看病的御医,也有专门采办供应的药材,那咱们郸城这里也不妨效仿,让那些医术高超、价格公道者得到官府的保举和推荐,老爷觉得这样可好啊?”

    谭须年被我这几句话说得愣住,他想不到从我嘴里突然说出这样的奇想,为怕谭须年对我的身份起疑心,我急忙解释:“老爷,锦心是随便乱想的,老爷觉得不对也不要骂锦心!”

    “是啊,爹爹,锦心一向有口无心,她说错了您可不要生气!女儿也觉得,唐家在爹爹的治下又规矩守法、深得百姓的爱戴,对我们家也很尽心,若是爹爹能对唐家在郸承府的贡献进行嘉奖,必然也是一段佳话!”成碧小姐也在旁边吹风点火。

    “对呀,小姐说的极是。历史佳话可是名垂青史呢,就像那古书里说的‘刘备三顾草庐’,不就是一段佳话吗?”

    借着谭须年刚刚读完的《出师表》,我生拉硬扯地找着话题,其实不过是为了让谭知府移驾到唐氏医馆的那条街上去参观一下。

    就是这句话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历史佳话这一说法让谭须年十分兴奋,他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脸上浮起一片向往之色。

    “成碧,你和锦心这么一提,为父也觉得应该以知府之名赐给唐家一块匾额,上面写‘妙手仁心’几个大字,再落个款儿底和时间,隆重送出去,以彰显我谭某赏罚有度、管理有方!”谭须年似乎开了窍,从书桌的椅子上转出来。

    “老爷,心动不如行动!不如,今日,我和小姐就一起陪老爷到唐氏医馆附近去看看,您亲眼见过了那里的情况,到时候再送匾额奖赏岂不是更有说服力吗?”见时机成熟,我赶紧在一边催促。

    “现在就去吗?”谭须年自言自语,“也好,择日不如撞日”。

    “爹爹若是无事,女儿愿意陪爹爹走一圈,当是陪爹爹散心了!”谭成碧不愧是小姐,拿出一副娇羞小女儿的态度,挽住了谭须年的胳膊,硬是把还踌躇不定的谭老爷牵出了书房。

    我跟在成碧小姐和谭老爷的后面,还不忘继续马腿儿一句:“老爷微服上街体验民情民风,也是一桩美谈!”

    三人出了后园角门,谭须年虽然着了便装,商家、店主还是认出他,纷纷鞠躬行礼地打招呼,谭须年满面含笑、步履轻快,心满意足地颔首而过。

    “老爷,郸城百姓对您很是敬仰,您在他们眼中就是郸城府的青天了。”

    “惭愧,惭愧哪!”

    行了一段路,前面还有几十米就到了唐氏医馆。

    医馆前面围着一圈人:“呀!老爷、小姐,你们快看,那医馆前面好像围了许多人,我们还是不要靠的太近了,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谭须年虽然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