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司马晦舌灿莲花(第1/3页)  锦色治(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终于等到了对抗赛这一天,学堂的夫子们个个穿着灰白色的夫子制服早早地就在学堂最大的讲堂外面等着学子们到场了。

    讲堂作了新的布置,五个斋的学子排列在周围,形成五个方阵,红色的绸布条幅高高地悬挂在讲堂正中央的横梁下面,上面是祝夫子亲题的大字“学斋友谊赛”。这字还是我给祝夫子提议的,写什么比赛啊,对抗赛,选拔赛之类的太过火药味,还是写友谊赛最合适,毕竟大家都是同窗,内部比赛,虽有输赢胜败,也是为更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同窗情意,不可本末倒置。

    实际上,从五个斋的学子们各个聚精会神、眼冒金光的饱满战斗情绪看,所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不过是一种宣传口号!

    今天的比赛项目是主题辩论赛,作为第一次比赛,辩论这种形式最为考验学子的思辨能力、团队意识、配合能力,因为有五个斋,所以需要提前排好顺序,两两为一阵,共需进行六场比赛,要求是每一斋的大多数斋生都有一个场次参加,而这六场则分两天进行,否则会太过劳累,让人受不了。

    比赛前,由祝夫子亲自主持了五个斋长的抓阄,将每一个斋的序号都做成纸球抛到地上,由五个斋长随意挑选其中一个,若是拿到的是自己所在的斋,则重新再捡,这样,五个斋随机比赛。

    每一场、每一斋的上场斋生,夫子们会根据其个人表现打出分数,最后根据各斋的得分情况评出前三名,得分最高的前两名斋舍再对决一场冠亚军赛,辩论赛便宣告结束。

    因为比赛是全员参与,所以每一个斋生都能被夫子们轮番打分,并算出平均得分,最后就会有一个学堂内的总排名,这些分数和排名会被周夫子和祝夫子记录在案,并根据以后的其他比赛共同决定被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子的人选。

    比赛的辩论题目我做了十个,由对阵的两斋人自由挑选,但两场比赛的辩题不可重复。

    总之就是说,其实这是一项系列的、繁琐的但却很具有科学性的比赛。

    我现在是府理,所以不在四斋之列,而是站在祝夫子的身后主持这场比赛。手中必备的一件工具是一个小铜锣,锣敲三声,便是比赛正式开始。

    我和夫子们站在学堂正中间,四面是分成五角方位排座好的学子们,我的铜锤一敲,满场寂静下来,祝夫子宣布由五个斋长到前面来抓阄。

    很快,对阵次序便排列好了。

    一斋对四斋;二斋对一斋;三斋对五寨;三斋对四斋;二斋对五寨;每一斋均是出场两次,每场须上场的斋生为五人,分为第一主辩手、第二主辩手、第一助辩手、第二助辩手、第三助辩手;每一场辩论分为上下两场,上下场之间休息两盏茶的时间,随后再轮换其他五名辩手上场。这样,一场辩论赛所用人数达到十人,而对阵两场后,每一斋则有二十人登场。已经涵盖了学堂内的所有学子。

    开场就是四斋与一斋的辩论,经过协商,双方所选的辩题是:大奸即大恶。

    这是一个倾向性很强的辩题,这种辩题,正方属于占据各种优势,而反方拿到这样的辩题一般会头疼不已,因为历来都是忠奸分明、善恶有报的,向来也都有大奸大恶这一说法,如要论证出大奸不一定是大恶,可是得比正方多费许多力气了。

    我看司马晦正在和一斋的斋长龚原礼低着头协商。在辩论赛之前,我和周夫子只告诉他们辩论赛是什么形式,需要作何准备,如何挑选辩手等等,并未公开辩题,所有的选手们基本都必须靠存贮在头脑中的各类知识和临场的灵活发挥,这也是最考验功力的。

    最后,一斋斋长龚原礼举手示意,一斋做正方,四斋做反方。我想,这应该是司马晦对龚原礼作了让步。书香世家的龚原礼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当反方的,所以这个反正只能是四斋来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