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填充身体经络和气海。当气海中凝聚第一滴真液的时候,就是筑基;而当真液不断累积,并将无数真液在丹田气海中凝聚成一颗实丹之时,就是金丹境;而当金丹九转,碎丹成婴,就是元婴境。
这些粗浅的区分,乃是他们引起入体第一天就被师父们传授过的。
闵苒继续说,“那么说回到抱朴境,抱朴境其实已经有了真液的影子,那个雾境,就是真液的边境。它如今看起来虽然模糊而浅淡,可当你不断的去锤炼它,精炼它,终有一日,这个模糊朦胧的虚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一滴真液,金灿灿的悬浮在气海丹田之中。故而抱朴境是真液的起源,乃是重中之重。”
闵苒师兄的这些话,给了香茅子和水合极大的启发。
外院小筑的老师们讲的太过宽泛,只是大概告诉了他们各种修为境界的名字和象征而已。
外门师父们又往往将的太细,他们会过于强调具体修行时候遇到的心魔、关卡还有个人体悟心得,却甚少究其根本。
只有闵苒师兄,看似平淡的描述,却总能从根本上透彻的讲解修为和境界的本源。而这种讲解,则让香茅子和水合站在了更高处去俯视修行,现在的他们甚至有了一种信心——自己绝对会进入筑基期的,而且会很快。
这,难道就是外门和内门真正的教学区别么?!
闵苒说,“那为什么会有归一境呢,归一境其实跟抱朴境的区别并不大,最关键的差别就在于周身七百二十窍。外门的筑基,讲究要把七百二十窍先填满后,在开始冲击真液凝练。故而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叫做归一境。”
“而我们内门弟子则认为,只要机缘到来,就先凝练真液。至于周身灵窍是否要逐一填满,反而不是必须的过程。这就是内门和外门的区别,我们认为归一境是可以跳过去的。”
“那这两者筑基,有什么不同吗?”香茅子问。
“我认为没什么不同,筑基就是筑基。修行上素有一滴抵万气的说法。就算大圆满十阶又怎么样,那毕竟是炼气,修士没有真液,就没办法开始真正的术法上修行。”闵苒耸耸肩。
“在修行上,有很多人把炼气骨鸣作为修士和凡人的区别,我却不这么看。我一直觉得,炼气期的弟子是介于凡人和修士之间的一个过渡,只有到了筑基之后,才能说是真正的修行。”闵苒的这个说法,简直打压了大陆上的八成的修真者。
【首发】
是的,元炁大陆有八成的修士,一辈子都止步于炼气期,无法筑基。
【舞】
香茅子和水合都不认同闵苒师兄的说法,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若】
闵苒微笑着看着两个小家伙,“你们是不是认为我的说法太傲慢了些?”
【小】
这话两个人更不敢接了,只能眨巴着眼睛看着闵苒师兄。
【说】
闵苒微微摇头,“我的根骨是天夅之体,悟性虽好可修行上却比旁人难上百倍。费了牛劲也不过在筑基中期晃荡,我有什么资格可以傲慢别人?跟那些根骨好的师兄比起来,我就是那个废柴而已。”
【网】
闵苒这般自嘲了一通。然后才说,“我这么说,是因为炼气的弟子主要的修行都在打熬身体,比如打熬经络,填充灵穴什么的。炼气期无法在术法和道韵上有更多的修行。各种真正的五行术法、甚至道本根源的选择,都是要在筑基之后才能定下来。这才是我说的,筑基之后才是真正的修行。”
原来闵苒师兄指的是这方面。
确实,筑基之后,由于体内的灵气运转化为真液,百倍千倍的灵气掌控终于能够轰开了术法的大门。
炼气期的术法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