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四章 豆腐脑(第1/2页)  神棍厨子在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神棍厨子在大唐最新章节!

    早市时间到,月醉楼准时的打开了大门,还是与之前的每天一样,那些在门外苦等的食客,第一时间的一拥而入,很快的占据了第一批的名额。

    当然,这里面指定是有那个连杨萧都是有些佩服的吃货,杜荷,这大胖子几乎一日三餐,餐餐不落,全部都预定在了月醉楼,简直就是杨萧的铁杆粉丝啊。

    刚一进门,这见吃如命的胖子便对着那服务员道。

    “姑娘,我知道杨大厨又有新东西了,快给我来一份……不两份,不限量吧?”

    那姑娘也是一愣,这家伙是属狗的啊,这闻闻味道就知道月醉楼出新东西了,还真是吃货中的精英啊。

    不过,确实如杜荷所说,这今天早上还真是有新东西,而且一早上为了让他们这些服务员暖和暖和,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吃到了那东西,顿时便被其给征服了,因此一听杜荷要点那个,连忙夸赞了一番。

    “杜公子还真是明白人,懂我们杨掌柜的,好的,你稍等,我这就给您去弄一碗‘豆腐脑’。”

    那姑娘刚要走,却突然被杜荷给拦住了,而且旁边的几个人听到“豆腐脑”也都是围了过来。

    “姑娘,你说今天的新吃食叫什么?‘豆腐脑’?就是豆腐啊?”

    “是啊,是‘豆腐脑’,今天我们月醉楼第一天卖。”

    听得这话,旁边顿时便响起一片的失望之声。

    “哎呀……闻着那么香,我还以为是什么新馅料的小笼包,或者是什么新奇的面食呢,怎么是豆腐啊?那东西怎么做都是那个味道,有什么好吃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是豆腐,亏我还期待了那么久,还真是有些失望了。对了,这‘豆腐脑’几文钱一碗?什么?五贯钱?还是第一天优惠?明天恢复原价一两银子?开什么玩笑?”

    “一块豆腐在外面不过十几文钱,你们弄个什么脑出来,就要一两银子?太黑了吧。”

    “就是,那小笼包贵一些我还能理解,毕竟里面包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肉。可这豆腐也卖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过了。”

    “嗯嗯,我看我还是不要了,吃小笼包就行了,一两银子一碗的豆腐,我可吃不起。”

    “我也是。”

    “我也是,就要包子。”

    ……

    杨萧站在后厨,用柴火熬着那锅豆腐脑用的卤汁,自然听到了前面的议论声,不过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在熬着那粘稠的卤汁。

    豆腐脑,如果在现代卖一两银子,换算起来也就是大概30~50块钱的话,的确是有些贵了,不,应该是太贵了,敢问在现代有几个人吃过五十块钱一碗的豆腐脑?

    可是在这里便不一样了,要知道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还没有出现过呢,一个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卖一两银子,贵吗?

    当然了,这些群众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虽然这豆腐脑在大唐还没有问世,但也是有了类似的东西。

    说起起源,这豆腐脑的鼻祖应该叫做豆花,或者是豆冻,最早应该是在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后,由门下食客常发明的。

    当时是为了解决人多吃饭问题,他们才是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的便利条件,制作凝固剂成功发明了豆腐。

    然后在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后,在江阳县的金川驿地区很到了广泛的欢迎,也由此开始步入发展。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

    因此,在广泛的传播和贸易往来间,豆腐渐渐的出现了很多的种类,我们现在的卤水豆腐,就是当时豆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