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2/4页)  血色牡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眼前浮现出初雪的那个晚上,他那么小心翼翼地护着,那股深情是自己故意去忽视的吗?就算是鸿雁在云鱼在水,可他们的心却在一起!初静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心脏急速的跳动,这颗心该怎么办呢?她放下那两张照片,伸手去拿第三张自己上回没有看的照片,她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地睁开:嘴角的那抹微笑像是冬日里最煦和的风,眼睛里的清澈,如山涧里的清泉般明净,这样的他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远得如夜空中高挂的明月,玉壶当空尘埃落地,隔得何止是数万里!原来他是这么的陌生!初静开始悲伤了起来,她走出了那个屋子,提着灯笼在院中游走着。她看着被夜色笼罩的廖府别院,不,是侯佳府院,这个他生活过的地方,有他的梦、他的亲人、他的最爱!“回家!”初静笑了笑,“原来这儿是他的家啊!竹海呢?老爹呢?静伢子呢?我也想回家!”她喃喃。

    不知不觉地她走到了荒园,灯笼微弱的光照shè着被残雪覆盖的庭院,这儿是属于他的牡丹园,属于他和杜丽娘的牡丹园!十年前的繁花似锦,十年后的荒草凄凄。她想起了十年前的自己,那个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自己,那个数万颗尘埃中的一枚,原来他和她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如果没有遇见,也许自己会是那些仰望他的人群中的一个。他不会记得她的样貌,不会知道她的姓名,不会知道她在这个世界的存在!

    眼角开始湿润了,那种咸咸的味道滑入口中,苦涩汇入心田!她踌躇得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第三十三章 隐荆

    潘家园鬼市。

    “潘家园”本是“潘家窑”,是因为一户姓潘的窑主,后来又怎么变成了“潘家园”了呢?怎么又和“鬼市”挂上了钩呢?

    潘家窑一带的土用的差不多,窑场迁离了,“窑”这个字听起来像花柳巷的“窑子”,所以改名“潘家园”,“园”家园听上去都更温暖了。“鬼市”又叫“晓市”,因为它是从后半夜开始,天亮收摊,还有一个原因,清末民初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jiāo易。穷人打燃火石,富人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没半只,鬼气先有了。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赵大树穿梭在火石与灯笼之间,来来往往的人如幽冥鬼魅。他在一个摊位上停留了下来,摊主被一件灰色的大袄子包裹着,五官也隐没在其中,摊子上零零散散的摆着些货品,看来最近没有什么好货。赵大树蹲了下来,摆弄着那些都带着腐朽之味的物件。摊主眼睛一亮,以为是金主来了。

    “爷,识货,真是识货人啊!”

    “都接着地气呢!”

    “那是,鲜着呢!刚出来的。”

    “给爷说说吧!”

    摊主一脸媚笑,心想终于逮着了个冤大头了,拿着赵大树寻摸半天的三寸绣花鞋,串着词儿口若悬河:“这鞋来头大着呢,和紫禁城还有渊源!”

    “怎么,皇妃用的!”

    “不是前朝的,是前前朝的,把南京紫禁城搬到北京的那位!”

    “朱棣,男人也穿绣花鞋?!”

    “男人不穿,可男人喜欢穿这三寸绣花鞋的女人啊!”

    “还是皇妃用的!”

    “皇妃用的在这儿出现,就没意思了!”

    “那这谁用的?”

    摊主暧昧的笑着:“嘿嘿嘿……”把那三寸绣花鞋递到赵大树的鼻子前,“闻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