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1/4页)  1944-1948我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和南京的作战,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在新加坡曾迫使八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一九四三年末,遭到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联合夹击,最终在胡康河谷与密支那遭到驻印军的毁灭xìng打击,位于松山的守备队则在同年遭到中国远征军歼灭,根据战后统计,该部在缅甸超过两万人以上战死。

    虽然训练很艰苦,很疲劳很累,但很充实,有奋斗目标,就不觉得苦恼。大家就希望快点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早点上一线去。

    六七月份的印度,晚上天天下大雨,天亮了就晴。下雨时,要用两床毯子,不然不行,一床厚毛毯垫底下,再下面铺胶布隔潮,胶布还可以当雨衣,临时宿营也可以当帐篷,是多用的。身上盖一床薄毛毯,枕的是背包,背包里有衣服,也很舒服,比国内就给半床棉被的时候强老了。

    我们都住在帐篷里,帐篷做得很严实,通风也很好,白天那么热,晚上却很凉快。印度蚊子多,我们都有蚊帐,可能是训练太疲劳了,再加上环境也比较舒适,睡觉很舒服一觉睡到大天亮。

    当时二十二师的连队里没有文化生活,气氛单调沉闷,唯有我们学生大队歌声嘹亮,很热闹,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做游戏、围在一块儿唱唱歌,直到现在我都没忘记那些歌。

    那时候我最喜欢唱的,也是我们军营里头唱得最多的就是《少年兵》:“我们少年兵,我们少年兵,精忠报国肯牺牲,明天上战场,明天上战场,杀尽鬼子强盗兵,看国旗飘扬多美丽……”

    这首歌大家从合唱到轮唱再到合唱都唱不够。我唱歌唱得很好,合唱时通常是我和卓干成、李自成领唱。

    六十六团政工室少校干事陆志民担任我们中队指导员,他是大学生,江苏人,对我很好,跟我喜欢唱歌有关系,他经常带我们到别的部队教唱歌,所以接触多一些。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4)

    我喜欢问问题,爱跟人辩论,尤其跟卓干成辩论最多,辩不出高低就找陆指导员当评判。

    当时二十二师的一个团就有好几辆吉普车,每个团有两门平shèpào,都是用吉普车拉,团长指挥也坐吉普,路不好的时候骑马。

    有一次看见头头脑脑坐指挥车,路还没修好,车开在路上得很厉害。卓干成就问我,他的车为什么呢?我说路不好,轮胎是胶皮的,有弹xìng,如果是木头、铁的就不一样了。他说,不对,因为鞍座有弹簧,一弹簧就弹起来了。

    我俩就跟指导员说:“你评评!”陆指导员说你们俩一个人只能给五十分,加起来给一百分。

    我们学生兵和长官之间看不出来什么等级关系,普通士兵见到一个排长都要马上立正,上下级关系很严格。我们不是,跟谁都敢说,就是副师长、师长来了都敢说,我们把军阶关系看得没那么重,不是那么害怕,当然违反纪律那不行。

    我们知道二十二师是爬野人山过来的,一万多人就剩两三千人,都是打死的、饿死的,爬野人山时没有吃的,太疲劳,饿得走不动,倒下了一睡着就完了,还有自杀的。但是三十八师损失不多,保留得比较完整。

    我说指导员你讲讲第一次远征的故事,他说是呀,你们应该了解这些,一个士兵不了解自己部队的历史,是不会提高的。

    他说,我们第一次远征失败了,但假如没有这次失败,现在第二次回来,最后能不能胜利都是个问题,从这次失败里面我们找到很多教训,最主要的教训就是,不能过度依靠英军的配合,因为英军的战斗力很差,了解他这个底细很重要。

    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时,是带着昆仑关胜利的那种余威,非要去打通这个道,非要把日本人打出去,把他的威风打掉不可,气势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