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1944-1948我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刀扎上去就打开了。一开是豌豆罐头,再开还有鸡ròu罐头,大家一尝挺好,就捞来什么开什么,开什么就尝什么。鸡ròu罐头我们平时吃不着,是给团长、师长的,我在师部站岗时,干部在帐篷里吃饭,厨师端菜的时候从身边经过,所以都看到了,青菜的、牛ròu的、鸡ròu的,各类罐头都不一样。捡点干树枝点火烧一烧,大吃一顿,大的有八磅一罐的,还有小的,吃剩了就扔了,谁也不带,有的是。

    后来一看还有麻袋,大都是米。有次我们打开个麻袋,一看是砂糖,我们就留了一麻袋。美国钢盔比较长,里面一个套,外面是一条固定在脖子上的带子,就把美国钢盔洗干净烧上水,也不会做面食,把面和完,搓成小团往水里一扔,煮熟了再倒点糖,吃起来很甜。那一麻袋糖,吃不多少,也不能带走,就扔掉。扔掉的也浪费不了,缅甸人就捡去吃了。

    这段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有趣。缅北的气候和印度相差悬殊,印度是晚上倾盆大雨,白天晒死你,钢盔戴一会儿就烫手了。缅北比印度凉快点儿,也可能是季节关系,这时候已经深秋了,天凉了,森林也多。

    第八节 印缅抗战,是我一生里最可贵的(1)..

    第八节印缅抗战,是我一生里最可贵的

    从瑞古再出发,又先后打下来叶克、曼大等多个大小据点,那个态势真就是势如破竹,此时新一军三十八师主力已攻至八莫外围,与我们形成了左右夹击之势。

    我们的任务是攻击八莫的侧翼,如果日军有增援部队来,我们挡住,主攻部队就可以放心打。就在向八莫进军的途中,和敌人打了个遭遇战,对方是防守八莫侧翼的日军十八师团。

    我们是在密不见人的大森林里行军,部队行进时都要派出斥候,在前边侦察、打探敌情,摸清楚周围的情况,部队的术语叫斥候,相当于搜索班或者尖兵班,但斥候人数很少,三个人一组,右翼派一组,中路派一组,左翼也派一组,数量很少,有森林掩护,敌人不容易发现。

    那天派出的斥候听到前面有砍树声,声音很大,说明离得不是很远,马上回来报告六十五团一营营长陶逸。一营长陶逸是黄埔十三期的,江苏镇江人,xìng情比较急躁,好斗,仗打得很好也有战功,但这种xìng格的人,二十二师不留。他后来也当过我的营长,到东北不久他离开二十二师到二○七师当团长,我在东北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投奔了他。

    伐树的目的就是要做工事,部队到达一个地方不管有没有战斗,都要挖工事。没有帐篷就伐树,老兵干得快,一会儿就打出来一铺炕,把雨衣都拿出来扯在上面当棚盖,炕上铺雨衣和毯子。睡觉时派出哨兵,看地域多大、战况怎么样,决定派一组哨兵还是两组哨兵,加流动哨还是不加流动哨,根据情况而定。

    根据当时的部署,那个方向没有我们的部队,所以陶逸听说有砍树声音,就知道是敌人来了,敌人伐树的目的,无非是要开路用、做工事、要住下来准备搭帐篷。

    能听到伐树的声音,一般也就离个几里地,再远就听不见了,陶逸马上布置构筑工事。先把机qiāng阵地、步兵掩体等等全部挖好以后,再打铺。美国联络官住下时把降落伞一拉就是一个帐篷,在缅甸每个营里面有一个美军联络小组,一个少校和一个上尉带几个兵,只管通信联系,不负责指挥打仗,不给他们指挥权。但这个帐篷不可能发到每一个班去,而且你住的位置是被指定的,那个位置左右都有树不一定适合搭帐篷,伐树还费劲,干脆就在树和树之间搭上铺。那边火夫就做饭。都弄差不多了,饭也做好了,速度都很快。

    宿营时一营把工事全部做好了,但是那边也没有声音了,敌人也发觉了这里有中国军队。晚上日本人就摸上来发动了夜袭,这一摸就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