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1/4页)  现代化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扫黄”都扫不到她们的坐镇之地。

    贩dú、卖yín、暴力集团的商业活动,无一不是违法的行为,在其中产生了大量的地下经济。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两个范畴。如上述贩dú、卖yín所得的收入如用之于购买公寓、汽车、时装等,那么地下经济又可以转化为地上经济。

    由于中国目前不少人的收入处于不透明状态,无法断定地下经济所产生的收益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但从消费的最终需求看,有不少还是转化成了地上经济。可以说,中国目前的体制上有许多罅隙可乘,在地下经济和地上经济这两个范畴之间,金钱来往自如,穿梭不息。

    危及正常经济的伪币制造活动

    近几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受到制造伪币者的严重扰乱。各种传媒不断报道伪造货币者受到惩处的消息。就在1996年2月6日,不少传媒都登载了一桩到当时为止的最大走私伪造货币案,走私总额达2700余万元。台湾在1996年侦破的一个伪造人民币集团,几年来竟伪造了5~6亿人民币,而这些假人民币,绝大多数都通过走私流入了中国大陆。印制伪钞,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叫做“地下资金生产”。这些伪钞主要都用于非法经济活动,如前一案中的伪钞,其中的950万元,被以10.5:100和17:100的比价出售给另一伙从事非法经济活动的人。这些伪钞流入市场,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dú化了国民经济。

    泛滥成灾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地下工厂假冒伪劣商品为什么在中国盛行?众说纷坛。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利益的冲突必须靠法律制衡,刮风式的打假运动其效用不能长久。

    泛滥成灾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地下工厂,严重破坏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中国市场形成了“坏车市场模型”,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用这句古诗来形容当今中国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地下工厂真是再贴切不过。大量地下黑工厂是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源头,中国各地都有。这些工厂专门生产一些冒牌商品和劣质产品,从yào物、食品、建材到电器产品,无所不包。采取的方式五花八门,如擅自使用与他人特有的商品相同或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演、商标或者标记;擅自使用他人特有的企业名称、字号或姓名;在商品上隐匿依法应当标明的质量、成分、xìng能、用途、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或对此做虚假的表示,以及欺骗xìng的价格表示;利用广告等形式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成分、xìng能、用途、产地、生产者作虚假不实或引人误导的宣传,等等,不一而足。

    大量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中国政府不得不对产品质量问题表示关心。1991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综合合格率为80%(发达国家为98%),市场抽样的商品合格率仅为55%,这意味着在市场上出售给消费者的商品,有将近一半是不合格的。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经常接到各种各样的投诉,从1992年开始,中国政府一直将打假扫劣列为工作重点,开展了“质量万里行”等一系列活动,每次“打假”也都能清除一大批制造伪劣产品的地下工厂,但由于这些地下工厂投入少,获利大,且不用纳税,故此有如韭菜,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来,简直有除之不尽之势。据不完全统计,1993和1994这两年,全国就查处标值52亿元的假货,立案21万多起。据中国质协理事会提供的资料,中国近3年产品质量连年滑坡,抽样合格率1992年为73.3%,1993年为70,4%,1994年为69.8%(该数据是抽查4591个企业的6028种产品所得出的)。1995年一季度产品质量合格率更降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