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0 章(第2/2页)  现代化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社会的勃兴……都足以告诫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才能引导改革继续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对现实深层考察中所感动的切肤之痛,在披露“恶”的方面做到了不遗余力,然而针废之笔有时难免偏颇,相信读者能够理解作者对于民族前途命运的拳拳之心。

    作者是研究经济学的,她清醒地了解到,不管目前有多少种方案,对于中国的改革来讲,总是一个过程中的过渡。由于我们的法制基础太弱,公民素质有待提升,政体改革还未走上正轨,制度创新过程远未完成,一切均在试验之中。十五大开创了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广阔的可能,然而,再好的政策和方略也需要人去实现。所以,作者在本书中呼吁:“建立道德与政治责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转轨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精神!”

    忠言并不逆耳。我们期盼一切关注中国改革命运的有志之士有此共识。

    本书的学术特点也颇给人启发。近几年来,中国的人文学术界不断有人提倡远离中心,回到书斋。不说是考据学派复辟,也可说是乾嘉传统回潮。这不是说,在中国的学术发展中,考据工作不需要人去做,问题在于研究和解决紧迫的现实问题,这更需要,更艰难,更学术。清三百年考据之风大盛,义理之学中断。17世纪开始,世界资本主义以“利pào坚船”拉开了扩张的序幕。世界历史以一日千里之速度突变,而此时的中国文人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匍匐在科举、八股和考据之学中枉度年华。当然,这种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延误责在政治和历史条件;但问题在于,历史一旦成为惯xìng,似乎就成为真理,中国的文化人似乎就该这样生活。然而近十几年来,学术界所掀起的一股中国文化热中,也有一股清新之气。一些明白之士重在开掘中华文化的文理之精髓,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为今日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寻找历史文化的依据。同时,对现实深层问题的研究、思考也屡有突破。这些,正是《中国问题报告》丛书所追求的目标。何清涟女士的这部著作正是对于中国具体问题独立思考的结果,的确是学界的一股清新之风,它的重大价值是毋须置疑的。

    许明1997年12月10日

    -------------------------------------------------------

    访问小说分享者(小马过河)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6259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