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官封鱼洞(第1/2页)  灵脉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灵脉劫最新章节!

    紫竹河道这一条窄窄的小路崎岖无比,两边又是深沟灌木,路上遍地是泥土,谷内湿气重,路面潮湿泥泞,当真是步履艰辛。

    龙子睛仰望山脉,群峰巍峨,乱石穿空,树高林深,此地为龙脉的龙足之处,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那西南方向更是衬托的神秘莫测。

    龙子睛问:“老人家,这以前是一条公路吗?”

    “哦,这是一条废弃的乡间公路。”

    这条公路是逆流而上,从目前的路况看,还是一条上了年代的乡间公路,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好一条公路为什么就废弃了。

    老人解疑道:“其实,这条我们正在行进的沿着河谷上行的废弃公路就是一段古盐道,听我的爷爷讲起,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背马驮从神农架另一侧的巫溪大宁厂运来的“盐,是穷人的大荤的那种艰苦生活。那时候,因为旅途实在太艰险,即使在这段古盐道上,盐价也是昂贵到“大秤木耳小秤盐”、“大斗苞谷小秤盐”。

    “因为要穿越整个华中最高的神农架地区,称得上是艰险无比。就在官封乡不远的盐道中段,有个天池垭,海拔二千一百米,山顶是一池积水,山下是万丈深渊,要想翻过必须登百步梯绕水边攀援,即使最厉害的脚夫也看作是如上云天。“雾从人面生、云从马头起”——是那时候人们总结出来的真实写照。”

    紫鸢称赞说:“真的是特别佩服你们,什么困难都能征服,什么都不能阻挡前行的脚步。”

    老人脸色变得沉重说:“多谢姑娘的赞美,这大自然的险恶倒还在其次,最可怕的还是人,那时候,要通过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必须结伴而行,不然势单力薄孤身要是碰上啸聚山林的强盗,那往往会连命都保不住,至今,这条古盐道上还有“九条命”之类的小地名,这个“九条命”据说就是因为有9个背盐工被一伙强人抢走了盐以后,人被捆绑在大树上冻饿而死得名的。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太残忍了。”

    老李头开玩笑吓吓紫鸢说:“就是你身边的那九棵树。”

    “啊!”紫鸢被吓得躲得老远,责备老李头不要吓她。

    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四十,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紫鸢折下一段松树的枝干放在鼻尖,闭上眼睛,淡雅的松香问使人忘记了饥饿,弥漫着松香的山间,醉的像灵魂随时会出窍一样。

    “啊!”紫鸢又惊叫了一声。

    三人被惊叫声从陶醉吓回到现实,龙岗问:“发生什么事了?”

    “快看那边有一个山洞,”顺着紫鸢的手指的方向看去,离紫竹河不远的地方的一侧山壁墙上出现一个山洞口,比紫竹河地势略高,从官封鱼洞中流出的溪流汇入了紫竹河,真是“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人在一旁静静说:“看来是到了,时间还来得及,官封鱼洞。”

    原来这个“官封鱼洞”,传说竟然是在每年的第一声春雷响过之后,就开始翻江倒海般涌出大量鱼群。

    据老人讲:“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每年农历谷雨时节,春雷一响,官封鱼洞洞口的水就开始由清变黄进而变浊,一尾尾筷子长短,约一斤重、无鳞无甲、洁白如银的鱼群便会摇头摆尾竞相涌出洞口,鱼群一出现,很快,洞穴附近的河面沟溪就银流般闪闪烁烁。”

    “那时候我还很小,河上河下,早已等候已久观鱼捞鱼的人群马上鼎沸起来,哗声喧天,人们拿着舀子,提着篮子,系着口袋水上水下地站着、挤着、叫着、嚷着哄喊着用舀子舀,用篮子捞,用手抓,用口袋堵……若是夜晚,便是一片火把熊熊燃,照得洞口河面一片通亮,数里可见。”

    侃哥听得半信半疑问:“有那么多鱼吗?老头子,我读书少,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