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二章 学术中心:技校与中学(第1/3页)  打造宋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创立了整个小学义务教育体系以后,戴言也敏锐的发觉了陶丘人才不足的窘境。

    陶丘是一个经济急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张的城市。而这种城市所带来的扩张,急需大量的人才。虽然周边各国都有着大量的贫苦民众来到陶丘,成为“陶漂”一族,然而这些人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力,并不能做精细的工作。

    别的不说,光是陶丘那初起的工业,如造船业、炼钢业以及军工产业等,都是需要大量工匠的。这些工匠,以前戴言还通过到南方的越国去挖了一些工匠回来,再加上原本墨家的工匠,在当时也才算是勉强够用了。

    到了如今,陶丘所有的行业都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合格的工匠就是一种极其珍惜的人力资源了。戴言也想过去各国挖掘其他的人才过来,可惜这时代,各国的工匠都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除非是像越国那样,被楚国和宋国联合一起将其扫灭,否则一个国家是不会太多工匠流落在外的!

    为了一些工匠,就去灭国扫城,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了。陶丘附近的小国是很多,但是他们大多已经成了齐国和魏国的附庸国,给如今的戴言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如此挑衅两大强国呀!

    因此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自己培养了。

    其实在之前,戴言所建立的工厂里,就仔细的嘱咐老工匠,不要将自己的技术敝帚自珍。为此,他甚至还专门在炼钢厂中对下达了一个授徒奖励:每一个工匠教会了徒弟,不仅有60钱的奖励,而且在10年之内有权拿走徒弟5%的工资!

    这样的奖励之下,工匠们授徒的积极性算是大大提高了。后来陶丘各工厂都参考了主君的这一条管理经验,纷纷在工厂中推出了类似的奖励办法。

    不过这样培养人才的方式,对于戴言来说,速度还是太慢。他想到后世那牛b的蓝翔,觉得很是有必要复制一下这样先进的经验!

    毕竟义务教育培养的是陶丘的未来,陶丘现在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而对于这种培养工匠的技校,戴言并不准备亲自出马。因为他觉得这种工作其实也是有利润的,作为陶丘的领主,他也不要老是与民争利嘛!

    因此对于这样的事,他只是将陶丘的商人以及工厂厂长都集中到了一起,向他们宣示了他愿意放开技校经营的意愿,他向商人和厂长们承诺,若是他们愿意建立技校,邑府可以在税收和学校场地上给予优惠,并加以扶持!

    在得到了这样的承诺以后,造船业和航海业立即开始联合,创立了一个专门培养造船技工以及海员的航海技校,立即就受到了整个陶丘的欢迎!

    捕鲸以及从海洋上运回来的各种资源,令陶丘人见识到了海洋中蕴含着的巨大财富,很快航海技校就成为受陶丘庶民追捧的学校,无数人将仅有的身家交给技校,希望能够从中学到一门真的本事,让自己变得富裕!

    而在航海技校出现以后,陶丘各行业也见到了这种职业培训中所蕴含的丰厚利润,很快各种技校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建立起来了。这其中不仅有着制造高端武器的军工行业,有着炼钢以及机床改进和加工的机械行业,到后来甚至连远在符离草原的畜牧业都沉不住气了,将自己那娴熟的阉割技术都贡献出来开了一家技校!

    而所有技术类学校中,受到戴言重视的,还有着两家学校。

    其中一家乃是陶丘各大商人共同出资所建立的陶丘商学院。这所商学院,其课程几乎全是和商业有关,不仅有着会记,统计学的知识,其中更是有着组织行为分析、行政管理、商业的沟通与谈判,金融的管理、营销技巧以及领导力的培训等等。

    商学院一开始只是纯粹作为培养商业类人才的学校,随后它就慢慢就成为了发展人脉的地方,乃至于最后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菏泽俱乐部,戴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