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八章 太子(第2/3页)  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下,臣观古书,常见白日飞升、立地成仙之事,想来或许有高明道士,毕生勤修苦练,得以超脱苦海。”

    “真让人羡慕,”太子体型肥大,双耳垂肩,面似银盆、慈眉善目。其实他才三十六岁,比杨溥还小两岁,但因为肥胖和忧虑,反而显得要比对方老不少:“真想学学啊……”

    “殿下切不可生此念,要知道修道成仙只能度自己,于世人无补,”杨溥断然摇头道:“殿下修的是圣道,救的是天下人,这份功德仙道远远无法比拟。”

    “修圣道,救天下人?”朱高炽的脸上,浮现出悲哀的神情道:“孤连身边人都救不了,还奢谈什么救天下人?”

    “殿下”杨博痛心的望着太子,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殿下还没从沉重的打击中走出来

    给一位强势皇帝当太子,很难,要是还有个更优秀、更受宠的兄弟在一旁虎视眈眈,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话绝不是矫情,而是朱高炽十年太子生涯的真实写照……

    虽然早在永乐元年,他就被立为太子,但朱高炽很清楚,他的父皇想立的是自己的弟弟汉王高煦,而不是自己。这也很容易理解,父皇朱棣是勇武非凡的马上皇帝,年过五十,仍如壮小伙一样,能开硬功、驯丨烈马,远征万里、威震天下

    而自己不但是个大胖子,还是个瘸子,连走路都得两个人扶着,更别说骑马射箭了,简直就是个废人,怎么可能入得了父皇的眼?弟弟高煦则不然,不但生得与父皇一样魁梧高大、一表人才、有万夫不当之勇,带兵打仗更是有一套。父皇会偏向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两人的储位之争,从一开始就火星四溅

    当初朱棣欲立太子时,按例征询百官意见,结果武将们清一水支持朱高煦,毕竟大家靖难时并肩奋战,那是一起扛过枪……甚至还一起嫖过娼的铁哥们啊

    而文官们则齐刷刷支持太子,他们的信念很坚定——自古废长立幼,国家必有大乱

    双方陷入了僵持,还是解缙一句圣孙,,才让朱棣倾向于立朱高炽。

    然而除了外貌和身体,朱高炽在性格上也和父皇截然相反。他性情温和,忠厚仁慈,朱棣却雄才伟略、豪迈千古朱高炽一直很尊敬甚至崇拜自己的父皇,但朱棣还有残暴变态的一面,尤其对建文大臣的残害,令他很不齿,时常出言劝谏,这让朱棣对他很生气。

    道理很简单,老子痛下杀手,不就为了你将来能坐稳江山?你坐享其成还想装好人,让老子背负骂名,实在不当人子所以天下人都可以劝谏,就是太子不能劝谏。但朱高炽还是没忍住劝谏了,结果惹得父皇勃然大怒,准备废太子

    危急时刻,解缙又立了大功,他让京城的名画师做了个屏风,上面画着一头老虎带领一群幼虎,作父子相亲状,然后献给宫里。朱棣闻讯亲自去观看,陪同他的解缙突然站了出来,挥毫泼墨,在屏风上题了首诗: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解缙不愧是大明第一才子,又一次深深打动了皇帝。永乐望着那幅画、那首诗,久久不语,之后便不再提废太子之事。

    朱高煦的期望再次落空,但他也不是没有收获,为了补偿这个屡次被自己放鸽子的儿子,朱棣几乎是无原则的宠爱他——朱高煦不愿就藩,好,那就先不去,跟我远征漠北去打蒙古鞑子吧

    朱高煦是属于战场的,在跟随朱棣出征时,表现的非常好,深得朱棣欢心,竟让他自己选择去留之地。这是绝大的恩典了。但朱高煦更绝,他说我哪也不去,就留在京城侍奉父皇。朱棣也舍不得和儿子长久分开,竟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下彻底鼓舞了汉王一伙的士气,从此他们大肆联络党羽,广收朝中大臣为爪牙,对太子党发起了一连串打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